人在尘中醉玉蒲,师于瓶里泻醍醐。
传来双径清香远,唤起丛林病骨苏。
炳炳毫光争日月,琅琅舌本有江湖。
他年泉下相逢处,解得龙山旧事无。
人在尘中醉玉蒲,师于瓶里泻醍醐。
传来双径清香远,唤起丛林病骨苏。
炳炳毫光争日月,琅琅舌本有江湖。
他年泉下相逢处,解得龙山旧事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迈的作品,名为《听九座钝庵禅师端午日外堂说法》。诗中融合了对佛教禅修生活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通过生动的意象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精神升华的境界。
首句“人在尘中醉玉蒲”以美好的比喻,形容人们在红尘中追求心灵的净化和安宁。接着,“师于瓶里泻醍醐”则描绘禅师在清净的环境中传授智慧,如同从瓶中倾倒出甘美的醍醐。
第三句“传来双径清香远”通过对香味的描述,传递了禅修所带来的精神享受和心灵深处的平静。紧接着,“唤起丛林病骨苏”则表达了这种精神体验能够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疲惫与痛苦,让人感到内心的舒缓。
“炳炳毫光争日月”通过对亮光的描绘,象征着禅修所带来的智慧光芒,超越了世间的光明。下一句“琅琅舌本有江湖”则用水流的比喻,形容禅师的话语如同江河,源远流长,充满哲理。
最后,“他年泉下相逢处,解得龙山旧事无”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缅怀,以及通过禅修所获得的超然物外的心境。在这心境中,对于往昔的纠葛和世间的烦恼,都能得到解脱。
整首诗以其深远的意境、生动的语言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展现了作者对禅宗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个人内在世界的丰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