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瘦尽秋怀,寥空也换凄凉色。
平林远近,西风作意,教伊狼藉。
薄霭愁笼,斜阳冷染,画残金碧。
怪宵来悄听,閒截堕玉,幽蛩语,无人识。
况又江关庾信,尽频年、赋成萧瑟。
殊方异客,空山何处,独寻行迹。
我本飘零,树犹如此,岁华堪惜。
想故园旧侣,著书才罢,一尊相忆。
可怜瘦尽秋怀,寥空也换凄凉色。
平林远近,西风作意,教伊狼藉。
薄霭愁笼,斜阳冷染,画残金碧。
怪宵来悄听,閒截堕玉,幽蛩语,无人识。
况又江关庾信,尽频年、赋成萧瑟。
殊方异客,空山何处,独寻行迹。
我本飘零,树犹如此,岁华堪惜。
想故园旧侣,著书才罢,一尊相忆。
此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游历帖尔园,至沙律定堡观赏黄叶时的所见所感。开篇“可怜瘦尽秋怀”,以“瘦”字形象地描绘出秋日的萧瑟与寂寥,引出“寥空也换凄凉色”的感慨,展现了秋天特有的凄清氛围。接着,“平林远近,西风作意,教伊狼藉”,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了一种荒凉而深沉的意境,西风的吹拂使得林木摇曳,落叶满地,更添几分悲凉。
“薄霭愁笼,斜阳冷染,画残金碧”,薄雾笼罩着大地,夕阳的余晖给景色披上一层冷色调的光辉,画面显得既静谧又略带忧郁。接下来,“怪宵来悄听,闲截堕玉,幽蛩语,无人识”,夜晚悄悄降临,诗人听到远处传来的蝉鸣,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却无人能懂,增添了几分孤独与神秘。
“况又江关庾信,尽频年、赋成萧瑟”,这里借用了庾信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庾信在江关流连多年,写下了许多哀伤的作品,诗人借此表达自己漂泊异乡、岁月易逝的无奈与哀愁。
“殊方异客,空山何处,独寻行迹”,身处异乡,作为过客,诗人独自在空旷的山中寻找着自己的足迹,这一句充满了孤独与探索的意味。最后,“我本飘零,树犹如此,岁华堪惜”,诗人自比为飘零的树木,感叹岁月的流逝,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深深惋惜。
“想故园旧侣,著书才罢,一尊相忆”,诗人回忆起故乡的朋友们,他们或许正在著书立说,而自己只能在异乡怀念他们,这一句充满了对友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人生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