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闱半月得从容,料峭春寒似早冬。
警夜每闻三弄角,论文直到五更钟。
雁来远路惊流景,草茁閒庭失旧踪。
得士共为天下贺,明朝揭榜醉黄封。
礼闱半月得从容,料峭春寒似早冬。
警夜每闻三弄角,论文直到五更钟。
雁来远路惊流景,草茁閒庭失旧踪。
得士共为天下贺,明朝揭榜醉黄封。
这首诗描绘了科举考试期间的一段经历,充满了对学习与友情的深情描绘。首联“礼闱半月得从容,料峭春寒似早冬”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考生在考场外等待结果时的内心状态,虽是春天,却感觉如同初冬般寒冷,暗示了考试的压力和紧张氛围。
颔联“警夜每闻三弄角,论文直到五更钟”则进一步刻画了考生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学习场景。深夜时分,警钟声声,提醒着时间的流逝,而他们仍在讨论学问,直至五更天,体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执着追求。
颈联“雁来远路惊流景,草茁闲庭失旧踪”运用了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大雁南飞,象征着远方的希望与追求;而庭中草长,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隐含了人生的变迁和成长的主题。
尾联“得士共为天下贺,明朝揭榜醉黄封”表达了对人才选拔成功的喜悦与庆祝之情。得中者不仅个人荣耀,更是国家之幸,因此全社会都为之欢庆。明朝揭晓榜单后,人们将沉浸在喜悦之中,庆祝这一盛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科举制度下考生们的刻苦努力、对知识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人才选拔的重视和庆祝。
俶装已伤离,望门反愁归。
我生如波澜,流坎皆可悲。
潜身学闭关,卷舌谢百非。
玩思天地心,编刬古所遗。
真交二三子,相见语依依。
谭谐未及终,急景已相催。
万境如檐花,当盛便有衰。
童子勿弄影,忧乐付一挥。
长河浩浩寒无潮,夜风吹雪声萧萧。
平明日出耀晴彩,万树璚花犹未消。
湖南画管松篁里,锦帐氍毹人未起。
湖北朱楼翠幕深,兽炭红炉酌香?。
竹篱茅屋是谁家,瓦鼎敲冰自煮茶。
布衣当年冷似铁,蹇驴随处吟梅花。
笑渠富贵总尘俗,一味清寒贫亦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