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草樊川路,斜阳覆盎门。
猎逢韩嫣骑,树识馆陶园。
带雨经荷沼,盘烟下竹村。
如今归不得,自戴望天盆。
秋草樊川路,斜阳覆盎门。
猎逢韩嫣骑,树识馆陶园。
带雨经荷沼,盘烟下竹村。
如今归不得,自戴望天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郊外行走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往昔游历之地的怀念之情。
"秋草樊川路"一句,以秋草覆盖的小路作为开篇,设置了一种淡远而宁静的氛围。"斜阳覆盎门"则是夕阳西沉,照在古老建筑上的景象,使人不禁联想到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
接下来的"猎逢韩嫣骑"和"树识馆陶园"两句,通过对古代名将韩信巡视军营和历代文人在馆陶县游历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英雄和文化遗迹的尊崇之情。
"带雨经荷沼"一句,画面转向湿润的自然环境,荷叶间透露着细雨,营造出一种淡雅而静谧的氛围。紧接着的"盘烟下竹村",则是诗人在村落中感受到的那份宁静与和谐。
最后两句"如今归不得,自戴望天盆"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日美好时光不能再回的无奈,以及对天空浩瀚之情的寄托。这里的"天盆"可能象征着广阔无垠的自然,也代表了诗人心中那无法触及的理想世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画面构建能力,更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摹,传达了一种深切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回首茅山路。渺滔滔、长江南畔,碧山无数。
曾被天风吹醉梦,直到华阳深处。
也亲见、鸾骖鹤驭。
觉后分明空记省,怅丹坡、踪迹今何许。
还又被,世缘误。几番自咏山中句。
觉霏霏、云烟秀色,去来眉宇。
曾共三峰重有约,已办清秋杖屦。
看能与、群仙相遇。
君去丁宁无别语,怕山灵怪我来何暮。
才有伴,便同去。
买陂塘旋载杨柳,田园忙胜官务。
放鱼种藕常无暇,移竹又当新雨。由近渚。
驾一叶扁舟,时复还吾屿。花香为语。
况心上无营,眼前多景,弦外有琴趣。
尊罍小,能费人间几许。荷香惟欠仙吕。
天光云影清难写,尽日拈髭无句。池作醑。
要醉上通明,传取钧天谱。西山翠古。
任列壑争讥,攒峰竦诮,难及野人圃。
洹堂半月三来,小庭日见添佳致。
苍稂疏瘦,黄葵高洁,玉簪清丽。
林影波光,新晴景物,嫩凉天气。
对溪山如此,田园归去,除诗酒、浑无事。
烂漫乡邻鸡黍,比当年、鼎烹加味。
古今都说,浮云春梦,功名富贵。
何事迷途,直临老境,才寻平地。
把尘寰休问,菊花行绽,请重来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