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郑准赴举》
《送郑准赴举》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两河兵火后,西笑见吾曹。

海静三山出,天空一鹗高。

赁居槐拶屋,行卷雪埋袍。

他日如相觅,栽桃近海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èngzhǔn
táng / guànxiū

liǎngbīnghuǒhòu西xiàojiàncáo
hǎijìngsānshānchūtiānkōngègāo

lìnhuáixíngjuànxuěmáipáo
xiāngzāitáojìnhǎitāo

翻译
战乱后的两河之地,我微笑着与你们相见。
海面平静,三座山峰显现,一只老鹰在高空翱翔。
我在租赁的小屋里居住,行囊中的书卷被雪覆盖。
如果有一天能相遇,就在海边种下桃树。
注释
两河:指黄河和洛河两岸地区,代指战乱后的中原地区。
吾曹:我们这些人。
海静:形容海面平静无波。
三山:泛指远处的山峰。
一鹗:老鹰的一种,象征高飞独立。
赁居:租住。
槐拶屋:槐树夹道的简陋房屋。
行卷:出行时携带的书籍。
雪埋袍:形容衣物被雪覆盖。
他日:将来某一天。
栽桃:种植桃树。
近海涛:靠近海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状态。"两河兵火后,西笑见吾曹"表明在经历了战乱之后,诗人选择了隐居,与世隔绝,只有大自然能见证自己的存在。"海静三山出,天空一鹗高"则写出了诗人所处之地的幽深和宁静,以及他对高洁孤独境界的向往。

"赁居槐拶屋,行卷雪埋袍"中,“槐拶”指的是树枝交错形成的天然屋顶,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简陋的住所。"行卷雪埋袍"则是说在外出行时,自己的衣袍被大雪覆盖,一副不畏严寒、与自然为伴的自在姿态。

"他日如相觅,栽桃近海涛"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某天能与知己相会的期待,以及在那时共同种植桃树于海边巨浪之旁的愿景。这里的“栽桃”不仅是生活的一种期待,也象征着希望和生命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的向往,以及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古代文人隐逸情怀的体现。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季春十日姚永言招同黄可远宋九青夜集谈诗微商同异三首·其二

惊坐初雷殷,虚怀永夜怡。

同声堪异响,故友合新知。

泣鬼千年后,风人百代移。

多言妨古秘,三口借君卮。

(0)

来青纵目

千山供一览,眼尽即云天。

聚霭高卑错,巉阴右左悬。

髻当斜照阙,襟抱反吹前。

睥睨真何际,微茫得又玄。

(0)

古意

用发织郎衣,纵横系胸腹。

缚不得人心,千丝那能足。

(0)

峡山飞来寺

九日凭高目,飞来一系篷。

夹河开石菊,吹帽落金风。

阅历兴亡里,浮沉变态中。

考槃吾欲隐,尘世勿王通。

(0)

代牛女答

闻君今夜恩,少别已如斯。

何况一年隔,兼之千里思。

髻鬟随月堕,环佩拂云垂。

欲向人间问,乘槎知几时。

(0)

口占寿采侯家兄·其一

六十已过七十开,尚书郎去尚书回。

人生要养三生福,满地儿孙曾又来。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