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乱时期农村的凄凉画面。开篇即以“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写出了战争带来的混乱与恐慌气氛,鸡在争斗,不仅象征着社会秩序的破碎,也预示着人间的纷争和危险。
接着,“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一句,则通过主人公将鸡赶到树上避难的情景,以及听到敲打树木的声音,表现了战乱中人们的无奈与求生欲望。这里“叩柴荆”的声音似乎象征着战争的脚步正在逼近。
而在“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一句中,我们看到的是战争带来的离别和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老人们询问主人公何时能够返回家乡,这反映了他们对于平静生活的渴望。
紧接着,“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一句,通过形容人们手持酒器,有的人倒出浑浊的酒水,有的人则是清澈的,暗示着战争带来的困苦和生存条件的恶劣,以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两句,则揭示了战乱导致农业生产受阻,人们生活艰难的情景。即使是酒,这种本应带来欢乐的饮品,也变得味道淡薄,更何况是在战火频仍、粮食短缺的情况下。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一句,直指战争持续不断,即便是孩子们也被迫投入到战争之中,这是多么悲哀的景象。
最后,“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父老的深情,以及在这样的背景下唱出的歌曲充满了艰难和愧疚之情。诗人唱罢长叹,周围的人也都流下了眼泪,这不仅是对诗词中描绘景象的感伤,更是对战争所带来一切的无力感和悲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情真意切的表达,展现了一幅战乱时期乡村生活的断裂与苦难,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