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法宏禅人求赞》
《法宏禅人求赞》全文
宋 / 释宗杲   形式: 赞

不曾动著舌头,葛藤已遍天下。

等闲一击虚空,随手便成缝罅。

法宏貌得吾真,仿佛镇州普化。

我今写赞上头,要作丛林佳话。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大师释宗杲为法宏禅人所作的赞语。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法宏禅人的修为与境界。

“不曾动著舌头,葛藤已遍天下。” 这两句诗形象地表达了法宏禅人不依赖言语,却能影响广泛,如同葛藤蔓延,遍及天下。这不仅体现了禅宗强调的“言教不如身教”的理念,也暗示了法宏禅人在修行上的深厚底蕴和影响力。

“等闲一击虚空,随手便成缝罅。” 这里通过“一击虚空”和“随手成缝罅”这两个动作,展现了法宏禅人对宇宙真理的深刻洞察和自在运用。击空即触达本源,随手成缝罅则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洞悉事物的本质,揭示出内在的联系和变化。

“法宏貌得吾真,仿佛镇州普化。” 这两句进一步赞美法宏禅人的修为,称其外貌与内心都达到了禅宗的真谛,仿佛是镇州普化的化身。镇州普化是宋代著名的禅师,这里将法宏禅人与之相提并论,显示了对其高深境界的认可。

“我今写赞上头,要作丛林佳话。” 最后两句表明了释宗杲作为禅师的身份,他亲自为法宏禅人撰写赞语,并希望这段佳话能在禅林中流传,成为后世学习和传颂的对象。这不仅体现了对法宏禅人成就的敬仰,也反映了禅宗文化中重视传承和分享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法宏禅人独特的修行境界和对禅宗文化的贡献,同时也体现了释宗杲作为禅师的智慧与慈悲。

作者介绍

释宗杲
朝代:宋   字:昙晦   籍贯: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   生辰:1089~1163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猜你喜欢

书愤寄所思·其二

旁挠欢计阻良缘,中道风波岂偶然。

我痛世人皆欲杀,不如卿有一人怜。

(0)

银湾

翻喜疏棂扇扇关,黄姑亲得渡银湾。

沁人肌息如沉水,煖我心肠似博山。

极慰离情惟握手,偶思前事转低颜。

欲将栀子连诗赠,恩意还须托令娴。

(0)

玉楼·其一

一声玉笛倚瑶台,风荡珠帘扇扇开。

祇恐君看犹约略,不关侬影太低徊。

远闻香气和花乱,微接音辞带笑猜。

欲觅仙人来往迹,石阶无纬长春苔。

(0)

纪遇·其六

一日何妨见百回,一回经眼一心开。

平生已愿低头拜,险计犹拚折齿灾。

敢道看花非好色,早知掷果为怜才。

遥山眉黛天然秀,那是相如画得来。

(0)

多丽.西湖春暮

怪东风,吹得韶华无几。

祇留他、残红一朵,美人头上摇曳。

叹西湖、风光非昔,向登临谁会深意。

前度桃门,旧时燕巷,重来瞻眺,暮云叠翠。

六桥外、斜阳芳草,是我断肠地。

游人散,青帘无恙,且自沉醉。

又何况、繁华如梦,眼前多少憔悴。

淡烟中、孤城半掩,万骑骄骢饮春水。

内院新声,后庭遗曲,祇今犹自在人耳。

算惟有、两峰千古,曾也见兴废。

黄昏后,月上女墙,谁忍凝睇。

(0)

归朝欢·其二喜沈穆如归里

此日与君重执手。藉草问君无恙否。

腮边已有数茎髭,老亲发白娇儿幼。奚囊何所有。

去来赢得诗千首。叹休文,征尘污面,更比旧时瘦。

荒原驴背秋霜厚。旅枕鸡鸣寒月透。

人生岂愿久离家,饥驱不觉天涯走。中原方囗斗。

虎争龙攫风雷骤。喜归来,柴桑小隐,松菊还如旧。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