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携诗夜扣扃,典衣何惜倒吾瓶。
山城难觅葡萄绿,竹火终强鹁鸽青。
迕俗坐谈扪虱略,治生欲读相牛经。
向来人亦多称好,正坐无钱语不灵。
客有携诗夜扣扃,典衣何惜倒吾瓶。
山城难觅葡萄绿,竹火终强鹁鸽青。
迕俗坐谈扪虱略,治生欲读相牛经。
向来人亦多称好,正坐无钱语不灵。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的生活境况和精神状态。开篇两句“客有携诗夜扣扃,典衣何惜倒吾瓶”,写的是朋友在深夜来访,带着诗作相互交流,主人乐于分享自己的酒,这里的“典衣”可能指的就是借来的衣服,用以换取酒饮,从中可以感受到文人之间的情谊和对诗词的热爱。
接下来的“山城难觅葡萄绿,竹火终强鹁鸽青”,则描写了物资匮乏的情况,连葡萄这种果实都难以寻找,而生活中的一些柴火之类也只能勉强维持,这反映出诗人当时可能面临的困窘。
“迕俗坐谈扪虱略”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不屑一顾,宁愿坐而论道,甚至连身上的虱子也不去理会,这种超然物外的心态显示出诗人的高洁。
“治生欲读相牛经”,则是说诗人希望能够安定下来,研读农事之书,也许是在寻求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以此来调适自己对待困境的态度。
最后,“向来人亦多称好,正坐无钱语不灵”,表达了诗人曾经受到过人们的赞誉,但在现实面前,无论才华如何,当金钱匮乏时,语言也变得苍白无力。这两句流露出一丝自嘲,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物质困境下的无奈感受。
黑云沉沉压城隅,城中食尽雀鼠无。
谁其死守右骨都,饥来脍人为朝餔。
可怜窈窕三罗敷,肌如冰雪颜如荼。
再拜乞充君庖厨,解妆请代姑与夫。
妾年尚少甘且脆,姑与夫老肉不如。
请君先割妾膏腴,味香不负君刀殳。
食之若厌饫,愿还妾头颅。
姑老夫无子,妾命敢踟蹰。
有女年十馀,缇萦亦不殊。
哀求赴汤镬,保父千金躯。
保父千金躯,泉下报章渠。
无嫌女身小,一饱只须臾。
须臾饱亦可,章渠单杀我。
天生娇女身,为君供鼎俎。
生无谐俗骨,雅性在山水。
江淮与河汉,涉历非今始。
暮春理轻策,忽来五千里。
今陵旧陪京,严城高百雉。
我行骑敝驴,落日过都市。
父老为我言,未语先垂涕。
六街址尚存,高台平似砥。
宫阙禾黍中,瑟瑟秋风起。
独有秦淮流,千年不复改。
异哉秦始皇,金埋王气死。
天道本好还,二世亦已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