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全先生七十馀,乐全堂深花事初。
山中酒熟试留客,竹里日高时读书。
黄冠野服真自称,赤车驷马今何如。
相知还有惠施在,适意共观濠上鱼。
乐全先生七十馀,乐全堂深花事初。
山中酒熟试留客,竹里日高时读书。
黄冠野服真自称,赤车驷马今何如。
相知还有惠施在,适意共观濠上鱼。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乐全的先生在七十多岁时的生活情景。他居住在乐全堂内,周围是初开的花朵,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春天,山中的美酒已经酿成,他热情地邀请客人前来品尝,享受这份自然与友情的馈赠。闲暇之余,他喜欢在竹林深处静读,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寻找心灵的慰藉。
诗中提到的“黄冠野服”形象地描绘了乐全先生朴素而真实的自我,与他所追求的自然和谐生活相契合。而“赤车驷马”则可能象征着过去的荣华与忙碌,与当前的淡泊生活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过去与现在不同生活方式的思考。
最后,诗人提到与乐全先生相知的朋友惠施,两人一同观赏濠上的游鱼,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对友情和生活态度的一种共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乐全先生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以及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美好愿景。
四山翠合,一溪碧绕秋容靓。
波定。
见鹭立鱼跳动平镜。
修林散步屧,古木通幽径。
风静。
烟雾直、池塘倒晴影。
流年旧事,老矣尘心莹。
还暗省。
点吴霜、憔悴愧潘令。
梦忆江南,小园路迥。
愁听。
叶落辘轳金井。
长空淡碧,素魄凝辉,星斗寒相射。
凤楼鸳瓦。
天风动,冉冉珮环高下。
歌清韵雅。
对好景、芳樽满把。
花雾浓,灯火荧煌,笑语烘兰麝。
千斛明珠照夜。
况人如图画,明艳容冶。
绣巾香帕。
归来路,缓逐杏鞯骄马。
笙歌散也。
愁万炬、绛莲分谢。
更漏残,惊听西楼,吹小梅初罢。
碧纱窗外黄鹂语,声声似愁春晚。
岸柳飘绵,庭花堕雪,惟有平芜如剪。
重门尚掩。
看风动疏帘,浪铺湘簟。
暗想前欢,旧游心事寄诗卷。
鳞鸿音信未睹,梦魂寻访后,关山又隔无限。
客馆愁思,天涯倦迹,几许良宵展转。
闲情意远。
记密阁深闺,绣衾罗荐。
睡起无人,料应眉黛敛。
素封谁托。
空寒潮浪叠,乱山云邈。
对倦景,无语消魂,但香断露晞,絮飞风薄。
杜宇声中,动多少、客情离索。
远阑干伫立,暗记那回,赏遍花药。
依依岁华自若。
更低烟暮草,残照孤角。
□叹息、故里春光,有幽圃名园,算也闲却。
早早归休,渐过了芳条华萼。
趁良时,按歌唤舞,旧家院落。
嫩黄上柳,新绿涨池,东风艳冶天色。
又见乍晴还雨,年华傍寒食。
春依旧,身是客。
对丽景、易伤岑寂。
怅凝望、一带平芜,剪就茵藉。
前度少年场,醉记旗亭,联句遍窗壁。
调笑映墙红粉,参差水边宅。
芦鞭懒过故陌。
恨未老、渐成尘迹。
谩无语,立尽斜阳,怀抱谁识。
倾国名姝,似晕雪匀酥,无限娇艳。
素质闲姿,天赋淡蛾丰脸。
还是睡起慵妆,顾鬓影、翠云零乱。
怅平生、把鉴惊换。
依约琐窗逢见。
绣帏凝想鸳鸯荐。
画屏烘、兽烟葱茜。
依红傍粉怜香玉,聊慰风流眼。
空叹倦客断肠,奈听彻、残更急点。
仗梦魂一到,花月底、休飘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