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赋归去,寓意在田园。
结庐杂人境,喜无车马喧。
秋风菊采采,春风柳娟娟。
人迹日已疏,世事日已迁。
高卧北窗下,梦寐羲皇前。
萧散万虑空,岂但琴无弦?
上人绝遐想,所适乃自然。
端居中淡寂,不在地静偏。
缅怀千载风,所以名吾轩。
渊明赋归去,寓意在田园。
结庐杂人境,喜无车马喧。
秋风菊采采,春风柳娟娟。
人迹日已疏,世事日已迁。
高卧北窗下,梦寐羲皇前。
萧散万虑空,岂但琴无弦?
上人绝遐想,所适乃自然。
端居中淡寂,不在地静偏。
缅怀千载风,所以名吾轩。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的《心远轩》,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首句“渊明赋归去”,直接引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暗示诗人的心境。接下来,“结庐杂人境,喜无车马喧”描绘了诗人选择在人群之中保持宁静,享受远离喧嚣的生活。
“秋风菊采采,春风柳娟娟”通过季节变化和自然景物,展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欣赏。随着时光流逝,“人迹日已疏,世事日已迁”,诗人愈发感到与世隔绝的宁静。“高卧北窗下,梦寐羲皇前”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古代圣贤的仰慕。
“萧散万虑空,岂但琴无弦?”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超脱,不在于物质的简朴,而在于精神的自由。“上人绝遐想,所适乃自然”表明诗人追求的是顺应自然,不执着于外在的追求。“端居中淡寂,不在地静偏”揭示了诗人对于心境的重视,而非环境的孤立。
最后两句“缅怀千载风,所以名吾轩”,诗人以“心远轩”为名,表达了对古代高尚品格的追忆和对自己生活方式的认同。整首诗以陶渊明为榜样,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态度。
邻家小女自称哥。发横拖。语娇讹。
学唱桃花江是美人窝。
赚得酸梅甜枣子,红晕处,起微涡。
年光一掷似飞梭。到今何。渐成婆。
却喜生儿容态似娘多。
膝上儿骑双拍手,荷海育,教儿歌。
罗盖牙签,尽旧时题品,窈窕花工。
筌熙偶传妙手,移入图中。
娇黄嫩紫,似含情、斜倚熏笼。
争信得、当年姚魏,便教占断春风。
就里一枝秾艳,是谪仙醉酒,月下曾逢。
天香更兼国色,宠冠唐宫。
繁华瞬改,讶雒阳、亭馆都空。
应让我、挑镫玩取,因花细想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