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湖》
《西湖》全文
宋 / 刘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沧波混碧空,杨柳路皆通。

列岫疑奔马,新桥学跨虹。

东风香迹满,西日乐声丛。

总是游观者,幽人趣不同。

(0)
注释
沧波:形容湖水深且波光粼粼,如沧海般。
碧空:指清澈蔚蓝的天空。
列岫:排列的山峰。
奔马:比喻山峰陡峭,远看如马在疾驰。
新桥:新建的桥梁。
跨虹:形容桥身长,仿佛横跨天边如彩虹。
东风:春风。
香迹:花香留下的痕迹。
西日:夕阳。
幽人:隐士,指不追求世俗名利的人。
翻译
湖水与蓝天混为一体,杨柳成荫的道路四通八达。
连绵的山峦像奔跑的马匹,新建的桥梁仿佛学着彩虹横跨天际。
东风中弥漫着花香,夕阳下聚集着欢快的乐声。
这里总是游人如织,而隐士的乐趣却与他们截然不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游乐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诗人以“沧波混碧空”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片开阔而又充满生气的湖光山色之中。接下来的“杨柳路皆通”,则描绘了春天柳絮飞扬,杨树成行,道路两旁绿意盎然,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和与自然。

“列岫疑奔马”一句,以形象的比喻传达出山峦起伏如同奔跑的马匹,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大自然动态美的捕捉。而“新桥学跨虹”的描写,则不仅展示了桥梁作为连接两岸的建筑之美,更通过“跨虹”二字,引出了人们对于彩虹、希望和美好未来的向往。

“东风香迹满”、“西日乐声丛”两句,分别从气味和声音两个层面捕捉了春天的生动画面。东风带来了花香,西日则伴随着悠扬的乐声,这些细节都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意境。

最后,“总是游观者,幽人趣不同”一句,则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情感态度,以及他对周围环境独特的情感体验。这里的“幽人”指的是有着深邃情怀和独到见解的人,他们对于自然美景的感受是与众不同的,是更加细腻和深刻的。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春日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和他对生活的热爱。诗中每一个意象都生动传神,每一句都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限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刘黻

刘黻
朝代:宋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猜你喜欢

念奴娇

半阴未雨,洞房深、门掩清润芳晨。

古鼎金炉,烟细细、飞起一缕轻云。罗绮娇春。

争拢翠袖,笑语惹兰芬。歌筵初罢,最宜斗帐黄昏。

楼上念远佳人。心随沈水,学兰灺俱焚。

事与人非,争似此、些子香气常存。记得临分。

罗巾馀赠,尽日把浓熏。一回开看,一回肠断重闻。

(0)

卢植墓

南台故址今颓然,汉卢植墓疑相传。

(0)

松江金泽寺四首·其一

东南巨浸五湖深,古寺维舟正夕阴。

客到山僧罢清磬,雀諠晴日下高林。

夹洲烟火三家市,满目蒹葭万里心。

徙倚不知余兴尽,月明还拟听龙吟。

(0)

日暮西山即事

晚风缓步水云村,景物无端役客魂。

雾拥碧岑螺髻湿,风生沧海雪花翻。

湄州渔艇初归浦,禧水人家半掩门。

独倚长松吟未就,梨花疏雨送黄昏。

(0)

思亲词

人皆有父我独孤,人皆有母我独无。

此身不知竟何得,白日堂上将谁呼。

我非本无父,有父疽背殂。

我非本无母,有母归玄都。

百年哀怨不可极,仰天俯地声呜呜。

羹墙未易即,梦寐还能通。

精灵会有期,永矢相为从。

我愿丹青手,写出平生面。

思诚在敬恭,对此一方绢。

不须徐肇返魂香,暮暮朝朝与相见。

(0)

忆江南.辛巳清明·其一

清明节,回首望先茔。

合抱树皆经水拔,一抔土欲与田平。念此最伤神。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