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阴未雨,洞房深、门掩清润芳晨。
古鼎金炉,烟细细、飞起一缕轻云。罗绮娇春。
争拢翠袖,笑语惹兰芬。歌筵初罢,最宜斗帐黄昏。
楼上念远佳人。心随沈水,学兰灺俱焚。
事与人非,争似此、些子香气常存。记得临分。
罗巾馀赠,尽日把浓熏。一回开看,一回肠断重闻。
半阴未雨,洞房深、门掩清润芳晨。
古鼎金炉,烟细细、飞起一缕轻云。罗绮娇春。
争拢翠袖,笑语惹兰芬。歌筵初罢,最宜斗帐黄昏。
楼上念远佳人。心随沈水,学兰灺俱焚。
事与人非,争似此、些子香气常存。记得临分。
罗巾馀赠,尽日把浓熏。一回开看,一回肠断重闻。
这首《念奴娇》由宋代词人曹勋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哀婉的画面。词中以“半阴未雨”开篇,营造出一种朦胧、湿润的清晨氛围,暗示着情感的细腻与微妙。接着,“洞房深、门掩清润芳晨”,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美好,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空间。
“古鼎金炉,烟细细、飞起一缕轻云”,通过描述香炉中升起的轻烟,不仅增添了室内的温馨与雅致,也象征着情感的细腻与飘渺。紧接着,“罗绮娇春。争拢翠袖,笑语惹兰芬”,生动地描绘了女子们在春日里欢聚的情景,她们的笑声与花香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生机与欢乐。
“歌筵初罢,最宜斗帐黄昏”,词人巧妙地将场景从白天过渡到黄昏,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情感的转变。黄昏时分,斗帐中的女子或许正沉浸在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中,这份情感既深沉又复杂。
“楼上念远佳人。心随沈水,学兰灺俱焚”,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女子的心比作燃烧的香料和烛火,表达了她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与内心的煎熬。接下来,“事与人非,争似此、些子香气常存”,表达了即使现实与理想相悖,女子仍希望这份香气能够永恒存在,成为她心中永恒的记忆与寄托。
最后,“记得临分。罗巾馀赠,尽日把浓熏”,回忆起分别时,女子赠予对方的罗巾上还残留着浓郁的香气,这成为了他们之间情感的纽带,即使时间流逝,这份香气依旧能勾起回忆,引发情感的共鸣。
整首词通过对环境、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情感表达的独特艺术手法,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和深刻理解。
钟荣之山千万峰,琵琶麈湖相叠重。
两翁入谷起台殿,半夜空山闻鼓钟。
猛虎如逢涧边石,飞龙却是云间松。
《黄庭》书罢人难见,《鸿宝》披残手自封。
度壑采芝随鹿迹,登厓望日蹑云踪。
已知尘世惟堪笑,不是神人定少逢。
辟谷有方桃更美,围棋无地橘相容。
但馀一念封人祝,未与人间万事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