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冠南荒数十城,凭高眼孔小沧溟。
遑知垂领二毛白,第见中原一发青。
帝皞春机常泼泼,羲和日驭亦亭亭。
天家一视元无间,合写新图入画屏。
亭冠南荒数十城,凭高眼孔小沧溟。
遑知垂领二毛白,第见中原一发青。
帝皞春机常泼泼,羲和日驭亦亭亭。
天家一视元无间,合写新图入画屏。
此诗《熙春亭次胡忠简公韵》由元代诗人李梅国所作,描绘了熙春亭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深切感慨。
首联“亭冠南荒数十城,凭高眼孔小沧溟”以“南荒”点明地理位置偏远,而“数十城”则展现其规模之大。诗人站在高处,远眺大海,眼中所见仿佛整个世界都显得渺小,营造出一种开阔壮观的意境。
颔联“遑知垂领二毛白,第见中原一发青”转而描写诗人自身的形象与对中原大地的观感。垂领二毛白,意指头发已斑白,年岁渐长;而“中原一发青”,则以“一发”形容辽阔的中原大地生机勃勃,绿意盎然。这一联通过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岁月的痕迹,也赞美了祖国山河的壮美。
颈联“帝皞春机常泼泼,羲和日驭亦亭亭”进一步描绘春天的生机与日月的运行。帝皞,传说中的东方之神,此处象征着春天的活力;羲和,太阳神,驾驭日车,象征着日复一日的时光流转。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时间的永恒与生命的不息。
尾联“天家一视元无间,合写新图入画屏”总结全诗主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渴望与期待。天家,泛指帝王,这里指国家。诗人希望国家能够像一幅完美的画卷一样,无论何时何地,都展现出和谐统一的美好景象。这不仅是对现实的期盼,也是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国家统一的渴望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人处六函内,蚊睫一微尘。
匆匆数十寒暑,驹隙等逡巡。
礼乐衣冠缚束,文字功名汨没,辱宠万悲忻。
雅意竟谁了,含恨入荒闉。笑缁黄,夸解脱,保天真。
将心自游,溟涬屈蛰不生春。
气化也应归尽,云影白衣苍狗,何处驻阳神。
莫听三家语,来作醉乡民。
光景催人,还又是、西风吹袂。
青镜里、满簪华发,不堪憔悴。
一月几逢开口笑,十年滴尽伤时泪。
倩一尊、相对说清愁,花前醉。初未识,名为累。
今始觉,身如寄。把閒情换了,平生豪气。
致主安民非我事,求田问舍真良计。
看野云、出岫却飞回,元无意。
笑疏斋,老来犹未情疏。
似嫌呼、缑山笙鹤,表彰特号云居。
善形容、世间有几,写绰约、天外无余。
我怅离群,阳春寡和,溉鬵来食武昌鱼。
对芳酒、一声金缕,丝竹用何如。
今逾信、古人一言,名下无虚。
记前回、东山胜赏,万株霜叶红初。
向岩前、缓移玉勒,怕林下、相失篮舆。
忘赋桃花,清新捷对,坐令辞客掷中书。
看明日、片帆东下,江渺正愁予。
凭消遣、算除睡乡,能到华胥。
天宝三郎,爱环睡起红妆懒。
背渠素手洗朱铅,吹裂宁王管。羯鼓嵬坡尘散。
记红冰、淫淫泪断。际天长,怅蜀栈青螺,锦江难浣。
千古惊魂,泛兰转蕙光风暖。
嫣然一笑尚倾城,桃李空繁满。银烛春宵苦短。
愿青轩、流光缓缓。借诸任袖,回施新斋,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