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帙纵横砚有埃,先生久不至山斋。
散花魔已降摩诘,裹饭人谁访子来。
又与杜康绝交矣,并疏毛颖少恩哉。
几时真得金篦力,书债重偿酒禁开。
架帙纵横砚有埃,先生久不至山斋。
散花魔已降摩诘,裹饭人谁访子来。
又与杜康绝交矣,并疏毛颖少恩哉。
几时真得金篦力,书债重偿酒禁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定而又带有一丝哀愁的情境。"架帙纵横砚有埃,先生久不至山斋。"开篇便设定了一个静谧的书房场景,纸张、屏风散落,砚台积满尘埃,这些物件似乎在诉说着主人长时间不在这里的孤寂和荒废。
接下来的"散花魔已降摩诘,裹饭人谁访子来。"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情怀。诗人可能已经达观于世事变化,不再过分关注外界的纷扰,而是将心思寄托于修行或精神上的追求。
"又与杜康绝交矣, 并疏毛颖少恩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一些过去关系的割离和反思。这里的“绝交”和“疏”字眼,显示出一种情感上的淡漠,但同时也透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情感波动。
最后两句"几时真得金篦力,书债重偿酒禁开。"则是诗人对于个人修养或学问的渴望,以及对未来某种可能的期待。在这里,“金篦力”象征着坚定的意志和能力,而“书债重偿酒禁开”则暗示了一种即将到来的解脱或者新生。
整首诗通过对静谧书房、超然物外以及个人情感与学问追求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
先生昔为子弟员,戏笔画花花蒐然。
少师索将送画苑,惜哉妙质亲朱铅。
朱铅万斛回高堑,壮士狂歌不成陷。
一时丹青坐颓靡,独有先生不营缮。
明朝皂帽紫绒衣,杖藜还看白云飞。
功名过眼如掣电,叹息斯人古亦稀。
出宰河源县,非是黄河源。
维彼黄河源,其名为鄂端。
华言星宿海,或曰此天根。
君能如鄂端,身高在昆崙。
块视人间世,此县安足言。
请从天下县,一一向主论。
县县令如君,行行信鱼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