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一日去沽头,父老儿啼妇女愁。
依旧沽头成白草,荒烟古树挂猕猴。
使君一日去沽头,父老儿啼妇女愁。
依旧沽头成白草,荒烟古树挂猕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而深刻的农村景象,通过“使君”前往沽头(可能指酒馆或集市)的情节,展现了当地百姓在官员离去后的失落与哀愁。诗中的“沽头”成为了历史的见证,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热闹的地方如今只剩下白草覆盖,荒烟古树间偶尔可见猕猴的身影,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变迁的残酷。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过去与现在进行对比,突出了变化之大。使君的短暂到访与之后的离别,引发了父老、儿女和妇女的愁苦之情,这种情感的表达充满了人情味,让人感受到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同时,通过“白草”、“荒烟”、“古树”和“猕猴”等意象,诗人巧妙地营造出一种荒凉、寂寥的氛围,使得整首诗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感染力。
此诗不仅反映了明代社会的一个侧面,也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同情,以及对自然与时间力量的深刻思考。通过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主题,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天子优贤是有唐,鉴湖恩赐贺知章。
他年我若功成去,乞取南园作醉乡。
绿槐千树西窗悄,厌厌昼眠惊起。
饮露身轻,吟风翅薄,半剪冰笺谁寄。凄凉倦耳。
漫重拂琴丝,怕寻冠珥。
短梦深宫,向人犹自诉憔悴。
残虹收尽过雨,晚来频断续,都是秋意。
病叶难留,纤柯易老,空忆斜阳身世。窗明月碎。
甚已绝馀音,尚遗枯蜕。鬓影参差,断魂青镜里。
短艇横烟渚。梦惊回、凄凉尚记,绿蓑鸣雨。
拍塞愁怀人不解,只有黄鹂能语。
复拟待、乘槎重去。
无奈东君刚留客,张碧油、缓按香红舞。
生怕我,顿遐举。故溪冉冉春光度。
想晚来、杨花云际,白蘋无数。
竹里樵青应是怪,目断鸣榔去路。
料为我、羞烦鳞羽。
好趁小蛮针线在,按纶巾、归唤松江渡。
重系缆,醉眠处。
国学在国,乡校在乡。在遂曰序,在党曰庠。
虞夏殷周,厥制弥详。家亦有塾,以脩以藏。
蒙而已养,长罔不臧。下而为士,上而侯王。
莫不有师,扶纲植常。生人之类,赖此以生。
四海九州,以治以平。家德户行,靡刑靡兵。
岂若后世,丧实存名。业岂无斋,论亦有堂。
所习伊何,止于词章。剽窃掇拾,青紫为荣。
高虚卑浅,烛理弗明。亦儒其冠,亦公亦卿。
鄮山之塾,谁实成之。匪有所觊,而斯营之。
一圣百贤,厥庑煌煌。睎之则是,景行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