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平台宛转廊,绯桃丝柳艳韶光。
若云不羡清幽好,何必颜堂曰草堂。
别有平台宛转廊,绯桃丝柳艳韶光。
若云不羡清幽好,何必颜堂曰草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致典雅的园林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平台、廊道、绯桃与丝柳的和谐共生,以及对清幽之美的独特追求。诗人以“别有平台宛转廊”开篇,巧妙地勾勒出平台与廊道的布局,暗示了空间的流动与变化。接着,“绯桃丝柳艳韶光”一句,运用色彩对比和季节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桃花的鲜红与柳叶的翠绿交织在一起,渲染出春日的生机与活力。
“若云不羡清幽好,何必颜堂曰草堂”则是诗人的哲思所在,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清幽环境的向往与追求。这里的“颜堂”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建筑或场所,而“草堂”则常被用来象征简朴、清雅的生活或创作环境。诗人似乎在说,如果能拥有这样一处清幽之所,何必要去羡慕他人的生活呢?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不仅描绘了园林的美丽景色,更蕴含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的深刻思考,展现出清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感悟。
我有美酒起自斟,劝君一卮为君吟。
素衣未遂京尘化,绿鬓已受吴霜侵。
三巴涂路何嵚崟,五溪雾潦多毒淫。
虎豹夜啸裂崖谷,魑魅昼出矜山林。
身如槁叶堕幽阱,窅窅何啻千尺深。
无因剖胸出此心,一寸孤忠天实临。
老来日月速,去若弦上箭。
方看出土牛,已复送巢燕。
清晨觅缣衣,正午废纨扇。
北窗小雨馀,盆山郁葱茜。
病体为之轻,一笑玩笔砚。
虽无颜柳工,挥洒亦忘倦。
纸穷墨渐燥,蛇蚖争入卷。
属儿善藏之,勿遣俗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