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思山居一十首.忆葛胜木禅床》
《思山居一十首.忆葛胜木禅床》全文
唐 / 李德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忆我斋中榻,寒宵几独眠。

管宁穿亦坐,徐孺去常悬。

虫网垂应遍,苔痕染更鲜。

何人及身在,归对老僧禅。

(0)
注释
忆我斋中榻:回忆起我在斋室中的床榻。
寒宵:寒冷的夜晚。
几独眠:多少次独自入眠。
管宁:指古代的隐士管宁,以清贫刻苦著称。
穿亦坐:即使坐着也仿佛在修行。
徐孺去:徐孺子离去,徐孺是东汉时期的贤士。
常悬:常常空着,暗示徐孺子的座位。
虫网垂应遍:蜘蛛网密密麻麻地垂挂。
苔痕染更鲜:青苔的痕迹因久无人迹而更显鲜亮。
何人:有谁。
及身在:亲身经历。
归对老僧禅:回到这里面对老僧,沉浸于禅修。
翻译
回忆起我在斋室中的床榻,寒冷的夜晚曾有多少次独自入眠。
即使管宁那样清心寡欲的人,也会在这里打坐;徐孺子离去后,空荡的座位常常挂着他的影子。
蜘蛛网密布,几乎覆盖了整个空间,青苔的痕迹因长久无人打扫而显得更加鲜明。
又有谁会像我这样,回到这里面对老僧,沉浸在禅定之中呢?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独处山中小屋,怀念往昔生活的诗句。从“忆我斋中榻,寒宵几独眠”可见诗人在夜深时分,回想起自己曾经孤独地躺在榻上入睡的情景。这里的“榻”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床具,而“寒宵”则表现了夜晚的寂静和寒冷。

接着,“管宁穿亦坐,徐孺去常悬”两句通过对历史人物管宁、徐孺的举动来表达自己对于高洁品格的向往。管宁是东汉末年的人,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宁可衣着破旧之衣而坐;徐孺则是西晋时期的人,以清贫著称。这两位人物都以其高洁的品行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著称于世。诗人通过提及他们,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超然物外、不随波逐流的精神状态的向往。

“虫网垂应遍,苔痕染更鲜”这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虫网”指的是蛛网,而“苔痕”则是苔藓留下的痕迹。这些意象展示了时间在物质世界上的流逝和印记,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循环的一种感悟。

最后,“何人及身在,归对老僧禅”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宁静的追求。这里的“何人及身在”意味着无人干扰,自己独立存在;而“归对老僧禅”则是说与一位老僧交流,共同沉浸于禅定的宁静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品格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升华的一种渴望。

作者介绍
李德裕

李德裕
朝代:唐   字:文饶   籍贯: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   生辰:787—849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猜你喜欢

和梅公仪尝茶

溪山击鼓助雷惊,逗晓灵芽发翠茎。

摘处两旗香可爱,贡来双凤品尤精。

寒侵病骨惟思睡,花落春愁未解酲。

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萧洒有馀清。

(0)

洞仙歌·其二丁卯八月病中作

贤愚相去,算其间能几。差以毫厘缪千里。细思量义利,舜跖之分,孳孳者,等是鸡鸣而起。

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一饷聚飞蚊,其响如雷,深自觉、昨非今是。羡安乐窝中泰和汤,更剧饮,无过半醺而已。

(0)

次韵柳子玉见赠

壮心衰尽愧当年,刻意为文日几千。

老去读书聊度岁,春来多睡苦便毡。

梦归似雁长飞去,才短如蚕只自缠。

唯有闻诗尚思和,可能时寄最高篇。

(0)

二月二日出郊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0)

减字木兰花·其二寿人六十

喜逢生日。偻指今年方六十。次第回春。

甲子从头又一新。敬驰一曲。付与歌儿勤为祝。

满劝金钟。试问蟠桃几度红。

(0)

戏题湖上

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

竹竿袅袅波无际,不知何者吞吾钩。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