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周彝初司马请制还朝·其二》
《送周彝初司马请制还朝·其二》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欲从父老效攀辕,猎猎旌旗出海门。

绿树暖分寒谷律,卿云高拥北溟鲲。

五兵中外侵华鬓,一夕枫宸对密言。

怅望碧波铙吹远,疏钟明月恋孤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官员归朝的场景,充满了深情与感慨。首句“欲从父老效攀辕”,生动地展现了百姓对即将离去的官员的不舍之情,他们希望官员能像古代忠臣那样,为国效力,直至老迈。接着,“猎猎旌旗出海门”一句,以壮丽的景象象征着官员的离别,旌旗飘扬,仿佛是为他送行的队伍,而“出海门”则暗示着官员将踏上远离家乡的旅程。

“绿树暖分寒谷律,卿云高拥北溟鲲”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寄托情感。绿树与暖阳象征着生机与温暖,与寒冷的山谷形成对比,同时也寓意着官员虽面临艰难,但心中充满希望。卿云,即彩云,高高拥抱着北溟鲲(传说中的大鱼),既表现了对官员的祝福,也暗含了对他的才华和抱负的肯定。

“五兵中外侵华鬓,一夕枫宸对密言”描绘了官员在朝堂上的形象,五兵代表军政事务,暗示他在国家治理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一夕枫宸对密言,则是说在夜晚的皇宫内,他与君王密谈,共商国事,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

最后,“怅望碧波铙吹远,疏钟明月恋孤村”表达了诗人对官员的深深眷恋与不舍。碧波与铙吹远去,象征着官员的背影渐行渐远,而疏钟明月下的孤村,则是诗人想象中官员归乡后宁静的生活画面。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送别场景的深情与复杂情感,同时也赞美了官员的忠诚与才华。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谿叟

谿翁居处静,谿鸟入门飞。
早起钓鱼去,夜深乘月归。
露香菰米熟,烟暖荇丝肥。
潇洒尘埃外,扁舟一草衣。

(0)

送戴三征君还谷口旧居

岩穴多遗秀,弓车屡远招。
周王尊渭叟,颍客傲唐尧。
出处天波洽,关河地势遥。
瞻星吴郡夜,作雾华山朝。
清论虚重席,闲居挂一瓢。
渔歌思坐酌,宸渥宠行轺。
春为荷裳暖,霜因葛履消。
层崖悬瀑溜,万壑振清飙。
谷鸟犹迁木,场驹正食苗。
谢安何日起,台鼎伫君调。

(0)

雨后欲寻天目山,问元、骆二公溪路

昨夜云生天井东,春山一雨一回风。
林花并逐溪流下,欲上龙池通不通。

(0)

题黄公陶翰别业(一作处一诗,一作苏广文诗

闻说花源堪避秦,幽寻数月不逢人。
烟霞洞里无鸡犬,风雨林间有鬼神。
黄公石上三芝秀,陶令门前五柳春。
醉卧白云闲入梦,不知何物是吾身。

(0)

归岑山过惟审上人别业(一作归岑山留别)

禅客无心忆薜萝,自然行径向山多。
知君欲问人间事,始与浮云共一过。

(0)

妙乐观(一作题王乔观传傅道士所居)

王乔所居空山观,白云至今凝不散。
坛场月路几千年,往往吹笙下天半。
瀑布西行过石桥,黄精采根还采苗。
忽见一人檠茶碗,篸花昨夜风吹满。
自言家处在东坡,白犬相随邀我过。
松间石上有棋局,能使樵人烂斧柯。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