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帽筇枝散客愁,不妨胥史杂沙鸥。
迎风枕簟平欺暑,近水帘栊探借秋。
茶灶远从林下见,钓筒常向月中收。
江湖四十馀年梦,岂信人间有蜀州。
乌帽筇枝散客愁,不妨胥史杂沙鸥。
迎风枕簟平欺暑,近水帘栊探借秋。
茶灶远从林下见,钓筒常向月中收。
江湖四十馀年梦,岂信人间有蜀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夏日湖上》,描绘了夏日湖边的闲适生活。首句“乌帽筇枝散客愁”以乌帽和筇杖(竹杖)的形象,暗示了诗人的闲散和些许离愁。次句“不妨胥史杂沙鸥”则写诗人与胥吏(小吏)一同享受自然,融入了湖上的沙鸥,流露出随和的人生态度。
“迎风枕簟平欺暑”描绘了湖边乘凉的情景,枕着竹席感受微风习习,仿佛暑气都被吹散。“近水帘栊探借秋”进一步渲染了湖边的清凉,靠近水面的窗户仿佛能带来初秋的凉意。
“茶灶远从林下见,钓筒常向月中收”两句,通过描绘远处林中的茶灶和月下的钓筒,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隐逸生活,既有品茗的雅趣,又有垂钓的乐趣。
最后,“江湖四十馀年梦,岂信人间有蜀州”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四十余载漂泊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眼前平静蜀州生活的怀疑与惊喜,流露出对岁月流转和人生际遇的深沉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湖上的生活画面,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