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岁恹恹怯往还。盈盈两袖泪痕潸。
一心解织愁千缕,双鬓慵梳月半湾。
鸳被冷,琐窗寒,翻经画阁忏红颜。
枕函稽首殷勤意,不尽笺题寄小鬟。
终岁恹恹怯往还。盈盈两袖泪痕潸。
一心解织愁千缕,双鬓慵梳月半湾。
鸳被冷,琐窗寒,翻经画阁忏红颜。
枕函稽首殷勤意,不尽笺题寄小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病中的女子在听到母亲和姨妈为她诵经时的内心感受。诗中充满了深情与哀愁。
首句“终岁恹恹怯往还”描绘了病中女子整年都感到疲惫无力,对日常的来往都感到畏惧。接着“盈盈两袖泪痕潸”进一步描述了她因病痛而流下的泪水,两袖都被泪水浸湿,形象地展现了她的悲伤。
“一心解织愁千缕,双鬓慵梳月半湾”则表达了她内心的愁绪如同千丝万缕,难以解开。同时,她懒得梳理凌乱的双鬓,仿佛连时间都失去了意义,只有月光半弯,静静地陪伴着她。
“鸳被冷,琐窗寒,翻经画阁忏红颜”这一句,通过鸳鸯被的冷和琐窗的寒,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她独自在画阁中翻阅佛经,似乎在为自己的红颜之身忏悔,寻求心灵的慰藉。
最后,“枕函稽首殷勤意,不尽笺题寄小鬟”表达了她对母亲和姨妈的感激之情,虽然无法直接表达,但通过书信寄托给小鬟,传递了她深沉的情感。
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优美,通过病中女子的视角,展现了她面对病痛和思念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亲人的深深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