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有万里客,鬓髭结冰霜。
入闻南土音,讯知来故乡。
果得旧里闾,共井复同裳。
戒庖烹伏雌,延客叙温凉。
借问邦族间,今昔几存亡。
客起诉主人,闾里非故常。
吴越盛兵戈,征输剧吾疆。
畴日富旧谷,今者但空箱。
空箱仍水盗,屋庐半荆荒。
辞端未即竟,揽衣涕淋浪。
收涕且劝客,强饮豁中肠。
门有万里客,鬓髭结冰霜。
入闻南土音,讯知来故乡。
果得旧里闾,共井复同裳。
戒庖烹伏雌,延客叙温凉。
借问邦族间,今昔几存亡。
客起诉主人,闾里非故常。
吴越盛兵戈,征输剧吾疆。
畴日富旧谷,今者但空箱。
空箱仍水盗,屋庐半荆荒。
辞端未即竟,揽衣涕淋浪。
收涕且劝客,强饮豁中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行归来的客人与久别重逢的老友之间的温馨对话。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的情感变化和生活的变迁。
首句“门有万里客,鬓髭结冰霜”描绘了客人长途跋涉归来的情景,鬓发已如霜雪般白,形象地表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岁月的流逝。接着,“入闻南土音,讯知来故乡”,客人踏入熟悉的土地,听到家乡的声音,心中涌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果得旧里闾,共井复同裳”表达了客人与老友重逢的喜悦,他们共同回忆往昔,分享彼此的生活点滴。“戒庖烹伏雌,延客叙温凉”则展现了主人的热情款待,准备美食,与客人亲切交谈,分享彼此的故事。
“借问邦族间,今昔几存亡”引出对社会变迁的感慨,询问家乡的现状,担忧亲朋好友的安危。客人诉说:“吴越盛兵戈,征输剧吾疆。”描述了战乱频仍,赋税沉重的社会背景,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不安。
“畴日富旧谷,今者但空箱。”对比昔日的丰饶与现在的贫瘠,揭示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空箱仍水盗,屋庐半荆荒。”进一步描绘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水盗横行,房屋破败,一片荒凉。
最后,“辞端未即竟,揽衣涕淋浪。”客人的话语未完,已是泪流满面,表达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忧虑。“收涕且劝客,强饮豁中肠。”主人试图安慰客人,以酒助兴,希望能暂时忘却忧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战乱时期人们生活的艰辛与对和平的渴望,以及人与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相互扶持的精神。
兰亭负崇冈,脩竹翳寒绿。
嚣烦隔人境,爽气森佛屋。
薄暮行役罢,言就上方宿。
是时秋峥嵘,西风响岩谷。
越兰不可见,浩歌想馀馥。
右军恨何许,禊序空三复。
夜久百虫绝,灯花媚幽独。
萧然四壁静,一洗尘万斛。
何当脱羁鞅,阴岩事卜筑。
聊复得此游,澹然心赏足。
制作参易经,不用草玄准。
眼空天壤间,谁得并捷敏。
鸿文翻水就,未省苦吟吻。
齐梁逮陈隋,众作付一哂。
南国容本冶,西子发更鬒。
混然真天成,宁复分域畛。
飞上青云端,秋空击鹰隼。
岂唯持荷橐,已复班玉笋。
虽未究所长,要亦摅素蕴。
大手秉纶綍,至音发簴簨。
嗟予堕诗穷,政坐无铅粉。
数奇祇自怜,多忤谁汲引。
有赋难逐贫,无诗不招隐。
明公独深怜,不嫌边幅窘。
谓虽敝帚如,或可充贡箘。
恃此以无恐,枚皋穷久忍。
傥复念菅蒯,庶免辱荆槿。
霜天豁澄明,水日共清朗。
西园足甘菊,欢言事幽赏。
板舆奉慈颜,华发森少长。
一笑喜团栾,千枝迷俯仰。
黄英浥露繁,翠蔓缘篱上。
雄蜂与雌蝶,采撷纷还往。
逸兴既中酣,佳致仍外奖。
未多彭泽贤,不羡天随广。
忆昔吏江东,王事困鞅掌。
及今处闾里,暇日娱垲爽。
殽酒虽不丰,献酬非或强。
分韵先阿连,作诗真技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