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使君贫,已用谷量竹。
盈谷万万竿,何曾一竿曲。
谁言使君贫,已用谷量竹。
盈谷万万竿,何曾一竿曲。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系列中的一首,题为“筼筜谷”。诗人以轻快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富饶而生机勃勃的画面。"谁言使君贫"开篇,看似在说主人虽然身份为使君(地方官),但并不贫穷,因为他的财富在于谷物和竹子。"已用谷量竹"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暗示谷物之多足以衡量竹林的丰盛。
"盈谷万万竿"直接描绘了竹林的繁茂,"万万竿"极言其数量之大,给人以视觉冲击。然而,诗人紧接着转折道"何曾一竿曲",意指这些竹子都是挺拔直立,没有一根是弯曲的,象征着主人的刚正不阿和高尚品格。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赞美竹子的繁茂与挺直,侧面展现了主人的清廉与人格魅力,体现了苏辙对文与可的敬仰和对高尚节操的推崇。
闲夜命欢友,置酒迎风馆。
齐僮梁甫吟,秦娥张女弹。
哀音绕栋宇,遗响入云汉。
四座咸同志,羽觞不可算。
高谈一何绮,蔚若朝霞烂。
人生无几何,为乐常苦晏。
譬彼伺晨鸟,扬声当及旦。
曷为恒忧苦,守此贫与贱。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君子清明致自强,大寮佥语美公方。
长才上拔孤摽日,利剑新磨一匣霜。
千里早时知逸足,片言中夜许刚肠。
已知金石终无变,应蓄归休在智囊。
春蚕吐柔丝,宛转在杼机。
三日织成匹,裁汝身上衣。
长幅裁为裳,短幅裁裲裆。
簇绣双凤凰,碧绿相紫黄。
春花媚晨露,称汝肌体香。
金樽一举明月落,团扇无情楚纨薄。
莹莹怀抱照冰雪,燕子他家宿帘幕。
宿亦不汝怨,飞亦不汝怜。
鸳鸯尚泣夜来雨,蘼芜早绿江头烟。
萍蓬南北本异梗,东风不吹亦不连。
衣厚令身煖,情厚令心热。
何如心中情,不如衣上密。
缠绵可解能自结,衣洗难还旧时洁。
为君歌春蚕,春蚕歌尽君毋哀。
君不见华楼夹水光掩回,急张弦管留驰晖。
高金如阜买欢笑,不唱长离知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