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兴》
《感兴》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古风

吾尝入深山,溪谷寒且冱。

杉桧颇凌云,岁月自朽蠹。

般输目不见,何由用斤斧。

东山大夫松,中岳金鸡树。

秦政本独夫,则天乃淫妪。

名号被常材,所幸因一顾。

为木岂有命,偶然生要路。

谁取涧底松,立作明堂柱。

(0)
注释
深山:深邃的山林。
溪谷:山谷中的溪流。
凌云:直入云霄。
朽蠹:腐朽蛀蚀。
般输:古代官职名,负责山林采伐。
斤斧:斧头。
东山:指代某位有名望的人。
中岳:中国五大名山之一,这里泛指高山。
独夫:指暴君。
淫妪:放荡的老妇,比喻权势熏天的女人。
常材:普通的木材。
一顾:一次关注或垂青。
要路:重要的道路或显赫的位置。
涧底:山谷底部。
明堂:古代宫殿,象征重要地位。
翻译
我曾深入深山,溪谷寒冷且结冰。
高大的杉桧直插云霄,但岁月却使它们腐朽蛀蚀。
般输的眼睛看不见,怎能用斧头砍伐。
东山的大夫松,中岳的如金鸡般的树。
秦朝统治者如同暴君,武则天则是放荡的老妇。
他们的名号赋予了普通树木,只因一次垂青。
树木难道有命运?只是偶然生长在显眼之处。
是谁取来涧底的松树,让它成为殿堂的柱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深山之旅的景象和心境,语言古朴,意境幽深。开篇“吾尝入深山”直接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幽静而又壮丽的自然环境中,“溪谷寒且冱”则强调了这片山林的清冷与深远。接下来的“杉桧颇凌云,岁月自朽蠹”通过对树木高耸入云和年华沧桑的描写,更增添了一份时间的沉重感和空间的辽阔感。

诗人在这片自然中感到自己的渺小,同时也有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他自问“般输目不见,何由用斤斧”,表达了面对大自然之美时,个人技艺与欲望的有限性和无力感。随后的“东山大夫松,中岳金鸡树”则是对历史文化遗迹的点缀,增添了一份文化的厚重。

接下来的“秦政本独夫,則天乃淫妪”,通过历史的比喻,表达了对权力变迁和自然法则的洞察。紧接着的“名号被常材,所幸因一顾”或许是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评价之间关系的一种感慨。

最后,“为木岂有命,偶然生要路。谁取涧底松,立作明堂柱”,则通过树木的比喻,表达了对生命价值和个体命运的思考,以及面对未知时所持有的态度。这也可以看作诗人对于自我定位与社会角色之间关系的一种深刻反思。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山水田园描写技巧,更通过自然景物的描摹,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对生命、历史、宇宙等大主题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台感·其三

风雨先人一敝庐,羁人何日赋归与?

世情似水分寒煖,宦迹如云任卷舒。

酒后喜谈高士传,灯前时展故人书。

里邻乡党平安否?翘望东溟讯起居。

(0)

挽吴湘玉·其二

松鬓蓬蓬自苦辛,病来姊妹不相亲。

一宵未了风尘债,强挽郎偎翠佩身!

(0)

遣闷·其二

一著残棋自悔疏,从前毋乃近糊涂。

言词吊诡盲男子,喜怒怀私浅丈夫。

趋热畏寒嗤燕婢,貌慈心狠恶狸奴。

屈平愤著离骚赋,问卜归来又问巫。

(0)

村居·其一

好鸟唤前溪,春晴雨一犁。

岸裁新水曲,云割乱峰齐。

叶碧禾盈亩,花黄菜满畦。

去年送人处,依旧草萋萋。

(0)

秋游·其三

秋游心倍爽,况复值霜晴。

山好能医俗,才微敢钓名。

闻人论菽麦,访友叩柴荆。

老树多乾叶,因风作雨声。

(0)

至双峰寺留宿·其二

岚气落高岑,崎岖石径深。

空山惊马足,清磬豁人心。

穿峡泉声咽,凌霄树影森。

松涛传万壑,盈耳海潮音。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