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著残棋自悔疏,从前毋乃近糊涂。
言词吊诡盲男子,喜怒怀私浅丈夫。
趋热畏寒嗤燕婢,貌慈心狠恶狸奴。
屈平愤著离骚赋,问卜归来又问巫。
一著残棋自悔疏,从前毋乃近糊涂。
言词吊诡盲男子,喜怒怀私浅丈夫。
趋热畏寒嗤燕婢,貌慈心狠恶狸奴。
屈平愤著离骚赋,问卜归来又问巫。
这首诗《遣闷(其二)》由清代诗人多隆阿所作,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人性中的矛盾与复杂性。
首联“一著残棋自悔疏,从前毋乃近糊涂”,以围棋比喻人生决策,指出一个人在做出错误选择后会后悔,暗示了人生的不可逆性和对过去行为的反思。这里的“糊涂”既指棋局上的失误,也暗喻了人生中的盲目和不智。
颔联“言词吊诡盲男子,喜怒怀私浅丈夫”,通过“吊诡”的言辞和“盲男子”、“浅丈夫”的形象,讽刺那些言行不一、内心自私的人。这里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为具体的形象,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颈联“趋热畏寒嗤燕婢,貌慈心狠恶狸奴”,进一步描绘了人性中善与恶的对立面。通过“趋热畏寒”的燕婢和“貌慈心狠”的狸奴,形象地展示了表面的善良与内心的残忍,以及行为背后的动机。
尾联“屈平愤著离骚赋,问卜归来又问巫”,引用屈原愤世嫉俗的情感,以及他寻求卜筮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未知的探索。屈原的离骚赋是其情感的宣泄,而“问卜归来又问巫”则体现了对命运的困惑和对超自然力量的依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多面性,具有较强的批判性和哲理性。
僧窗谁与晤,有竹两三竿。
栽培费老手,方法传多端。
朝朝问无恙,暮暮愁其乾。
调护阅三载,今年遽彫残。
芭蕉虽小草,长大不作难。
一身菡萏然,万窍玲珑间。
满中贮春水,烈日何能干。
以兹阴凉叶,代彼青琅玕。
但恐质柔脆,不堪岁祁寒。
人生无牢强,当作如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