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身儒林中,乡愿有微誉。
罔安藜藿饥,失足遂甘误。
蜣螂思化蝇,含垢极攀附。
秘技窃野狸,不慑按剑怒。
转夺锦绣荣,守经笑章句。
堂皇高马骑,沿门索琛赂。
小信要里儿,坚城负逾固。
姓氏虽匿更,讵终免败露?
咫桷方震霆,曾何不危惧?
厕身儒林中,乡愿有微誉。
罔安藜藿饥,失足遂甘误。
蜣螂思化蝇,含垢极攀附。
秘技窃野狸,不慑按剑怒。
转夺锦绣荣,守经笑章句。
堂皇高马骑,沿门索琛赂。
小信要里儿,坚城负逾固。
姓氏虽匿更,讵终免败露?
咫桷方震霆,曾何不危惧?
这首诗《感事三章(其二)》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社会中某些人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择手段的现象。
首句“厕身儒林中,乡愿有微誉”,描绘了一位看似正直实则趋炎附势的人物,身处儒家学者的圈子中,凭借一些表面的顺从和迎合,获得了些许赞誉。接着,“罔安藜藿饥,失足遂甘误”两句,形象地表达了此人为了生存和地位,不惜放弃原则,走向错误的道路,即使在饥饿中也不顾廉耻。
“蜣螂思化蝇,含垢极攀附”将此人比作蜣螂,为了得到蝇的青睐而忍受污垢,极力攀附权贵,这种行为令人不齿。接下来,“秘技窃野狸,不慑按剑怒”指出此人不仅手段卑劣,还善于隐藏自己的真面目,即使面对威胁也不显露出愤怒或恐惧。
“转夺锦绣荣,守经笑章句”对比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前者通过投机取巧获得荣华富贵,后者坚守传统学问,嘲笑那些只知死守教条的人。这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上急功近利、舍本逐末现象的批判。
“堂皇高马骑,沿门索琛赂”描绘了权贵者趾高气扬、贪得无厌的形象,他们骑着高头大马,四处索取财宝贿赂,体现了社会上权力与财富的不平等。
“小信要里儿,坚城负逾固”通过比喻,指出那些看似忠诚可靠的人实际上可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就像一座看似坚固的城墙也可能有被攻破的弱点。
最后,“姓氏虽匿更,讵终免败露?咫桷方震霆,曾何不危惧?”强调了无论多么隐蔽的行为最终都无法逃脱揭露的命运,就像雷声震动天空,任何人都无法逃避它的影响。整首诗以强烈的讽刺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社会中的种种丑恶现象,表达了作者对道德沦丧和世态炎凉的忧虑。
秋寒初劲。看云路雁来,碧天如镜。
湘浦烟深,衡阳沙远,风外几行斜阵。
回首塞门何处,故国关河重省。
汉使老,认上林欲下,徘徊清影。江南烟水暝。
声过小楼,烛暗金猊冷。
送目鸣琴,裁诗挑锦,此恨此情无尽。
梦想洞庭飞下,散入云涛千顷。
过尽也,奈杜陵人远,玉关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