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田歌》
《竹田歌》全文
明 / 黄衷   形式: 古风

西溪宛转南山绿,山下溪边相君屋。

曾无卉木动韶芳,万竹森森迸寒玉。

攒根只认梁州铁,亭亭青紫乔林叶。

晓旭徒怜琐碎金,凝霜敢犯贞修节。

此地何年足风雨,陆海波涛遽如许。

才出池园发异声,苍虬蜿蜿孙将子。

苏老菟裘兴复长,洞庭帝子遗文章。

直从气味辩甘苦,宁知性体齐圆方。

漫儗侯封渭曲资,七贤称达亦风卑。

主人头白杀青在,谩倚秋天唱竹枝。

(0)
鉴赏

这首《竹田歌》由明代诗人黄衷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竹林图景。诗中以“西溪宛转南山绿”开篇,勾勒出一幅山水相依、绿意盎然的画面,随后点明了诗的主题——竹。诗人通过“万竹森森迸寒玉”的描绘,展现了竹子的坚韧与清冷之美。

接着,“攒根只认梁州铁,亭亭青紫乔林叶”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竹子比作坚不可摧的铁,以及高耸入云、色彩斑斓的乔木叶子,进一步突出了竹子的挺拔和生命力。而“晓旭徒怜琐碎金,凝霜敢犯贞修节”则通过对比晨光中的金光和霜冻的考验,赞美了竹子不畏艰难、坚守本性的品质。

“此地何年足风雨,陆海波涛遽如许”两句,以风雨和海浪的比喻,表达了竹子在自然环境中的顽强生存能力。而“才出池园发异声,苍虬蜿蜿孙将子”则描绘了竹子生长的动态美,以及它们繁衍后代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最后,“苏老菟裘兴复长,洞庭帝子遗文章”两句,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竹子坚韧不拔精神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竹子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而“直从气味辩甘苦,宁知性体齐圆方”则进一步强调了竹子内在品质的重要性,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其本质始终不变。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外在形态之美,更深刻揭示了竹子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即坚韧、高洁、生命力旺盛以及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力。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黄衷

黄衷
朝代:明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猜你喜欢

游城南即事二首

神奸变化久难知,禹鼎由来更不疑。
螭魅合谋非一日,太丘真复社亡迟。

(0)

又次叶致远韵二首

庵成有兴亦寻春,风暖荒莱步始匀。
若遇好花须一笑,岂妨迦叶杜多身。

(0)

重登宝公塔复用前韵二首

空见方坟涌半霄,难将生死问参寥。
应身东返知何国,瑞像西归自本朝。
遗寺有门非辇路,故池无钵但僧瓢。
独龙下视皆陈迹,追数齐梁亦未遥。

(0)

重游草堂次韵三首

垣屋荒葛藟,野殿冷檀沈。
鹤有思顒意,鹰无恋遁心。
禅房闭深竹,斋钵度遥岑。
寂寞黄尘里,金身倚一寻。

(0)

次杨乐道韵六首其二──御沟

渺渺金河涨欲平,数支分绿报清明。
常萦辇路漂花去,更引流杯送酒行。
静见金舆穿树影,清含玉漏过墙声。
衰颜一照自多感,回首江南春水生。

(0)

次杨乐道韵六首其三──幕次忆汉上旧居

汉水泱泱绕凤林,岘山南路白云深。
如何忧国忘家日,尚有求田问舍心。
直以文章供润色,未应风月负登临。
超然便欲遗荣去,却恐元龙会见侵。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