迹去金銮殿,官移玉笋班。
才高宁免妒,命薄不如闲。
晓鉴悲华发,春醪慰病颜。
为郎身渐老,自笑不归山。
迹去金銮殿,官移玉笋班。
才高宁免妒,命薄不如闲。
晓鉴悲华发,春醪慰病颜。
为郎身渐老,自笑不归山。
这是一首描写贬官去处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荣耀的追忆和现实苦涩的感慨。首句“迹去金銮殿”即点出了诗人曾经在高贵的地位上服务,但现在却远离了那个地方,“金銮”指的是宫禁中的高大建筑,象征着权力和荣耀。紧接着“官移玉笋班”,则是说诗人的官职被调动,到了新的地方任职,“玉笋”在这里可能暗喻新环境的清净与宁静。
第三句“才高宁免妒,命薄不如闲”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能的自信,但同时也感叹到即便如此,命运却未必如意。这里的“免妒”可能是指别人的嫉妒,而“命薄”则是说自己的命运较薄弱。
第四句“晓鉴悲华发,春醪慰病颜”描绘了诗人在清晨对着镜子,看见自己头发的斑白,不禁感到悲哀。同时,“春醪”可能指的是春天的酒,用来缓解身体的不适和面部因疾病而显得苍白的“病颜”。
最后两句“为郎身渐老,自笑不归山”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已逝、体力日衰的无奈,以及对于不能回归山林隐居生活的苦笑。这里的“为郎”是对自己的谦称,而“不归山”则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过往和现实的比较,表现了诗人对于失去的荣耀和年华的感慨,以及面对现实无奈的心态。
大局诚危,只此教育问题,生机一线,我公首膺重寄,热肠共炙,壮志未酬,殁者抱恨以终,生者齐声痛哭;
人心不死,合醵老成遗相,大众同情,后起更有斯人,学界馨香,闾阎鼎祝,其功可镌磐石,其像当铸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