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起金鳌玉作围,天于设险出神机。
众流不息朝宗意,元气长浮落日辉。
云叶暗吹神女佩,浪花应湿定僧衣。
鱼龙不碍中流舞,鸿雁能忘北首归?
桃叶翠颦杨子渡,麦苗青茁蒜山矶。
不因慷慨投鞭众,自是艰危击节稀。
总会华夷民阜杂,分徵玉帛使舟飞。
射蛟人去空英杰,化鹤仙来叹是非。
西日柁楼仍浩浩,南冠鬓发故依依。
书生闭户堪终老,跋涉何劳与命违。
突起金鳌玉作围,天于设险出神机。
众流不息朝宗意,元气长浮落日辉。
云叶暗吹神女佩,浪花应湿定僧衣。
鱼龙不碍中流舞,鸿雁能忘北首归?
桃叶翠颦杨子渡,麦苗青茁蒜山矶。
不因慷慨投鞭众,自是艰危击节稀。
总会华夷民阜杂,分徵玉帛使舟飞。
射蛟人去空英杰,化鹤仙来叹是非。
西日柁楼仍浩浩,南冠鬓发故依依。
书生闭户堪终老,跋涉何劳与命违。
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渡江》描绘了壮丽的江景和历史典故,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感慨。首联以“突起金鳌玉作围”形容江岸的雄伟壮观,如同神工鬼斧所造,展现出自然的神奇。次联通过“众流不息朝宗意”表达江水汇聚入海的决心,象征着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
“云叶暗吹神女佩,浪花应湿定僧衣”运用神话传说,暗示江风之柔和与神秘,以及江面的宁静。接下来的诗句通过“鱼龙不碍中流舞,鸿雁能忘北首归”寓言江上生物的自由自在,也暗指人们在艰难时局中的坚韧与向往。
“桃叶翠颦杨子渡,麦苗青茁蒜山矶”描绘了两岸的景色,富有生机与活力。诗人感慨“不因慷慨投鞭众,自是艰危击节稀”,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时局动荡的忧虑。
最后,诗人以“总会华夷民阜杂,分徵玉帛使舟飞”寄寓对国家统一和文化交流的期待,而“射蛟人去空英杰,化鹤仙来叹是非”则借典故感叹人事变迁。结尾处,“西日柁楼仍浩浩,南冠鬓发故依依”描绘了夕阳下的江面和诗人自身的沧桑,表达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融入了历史典故和个人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划人闲东西南北,无情最是秋水。
水与秋光较深浅,不敌相思无底。
愁欲死、怨海内,知音不合相知耳。
离怀若此,谁耐得星星,夕阳红树,几个雁声里。
记前岁,同在京华怀两,两怀又复相似。
自北而南魂黯黯,我是画中汀沚。
三千里、待随着,樯乌转掷风帆尾。
慰君何以,愿横铲遥山,填平巨浸,缩地共欢喜。
念旧情无奈。追数到、徐陈刘应,一时俱在。
慰喻绸缪文采丽,字字琅玕金薤,述往事、时乎难再。
倾海并山为酒肉,过屠门、想见当初快。
离索感、讵能耐。河山隔断微尘界。
谁得似云龙鹿豕,友群无碍。
别远会稀何处梦,风雨鸡鸣如晦。
三复矣、唏嘘而唧,青眼弟兄头半日,二十年、古谊推前辈。
读此者、共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