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字令三首·其二》
《四字令三首·其二》全文
清 / 蒋士铨   形式: 词  词牌: 醉太平

修篁翠排,疏桐翠排,满檐天乐飞来。是琴材笛材。

珍珠迸阶。玻璃溜苔。白云满地皑皑,听泉声暗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

首先,“修篁翠排,疏桐翠排”,诗人以“修篁”和“疏桐”作为开篇,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竹子和梧桐树在翠绿中排列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这里的“翠排”不仅指颜色的翠绿,也暗示了这些植物排列整齐、生机勃勃的状态。

接着,“满檐天乐飞来”,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音乐与建筑的檐角联系起来,仿佛天上的乐音从檐下飘然而至,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这里的“天乐”既可理解为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也可理解为某种超凡脱俗的美妙音乐,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随后,“是琴材笛材”,诗人进一步点明了竹子的双重用途——既可以作为制作乐器的材料,又象征着高洁的品质。这里暗含了对竹子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艺术创作的向往。

接下来,“珍珠迸阶。玻璃溜苔”,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竹笋的生长比作珍珠的迸发,生动地描绘了竹笋破土而出的瞬间,仿佛一颗颗珍珠在阶石上跳跃;同时,将苔藓的湿润光泽比作透明的玻璃,形象地表现了苔藓在竹下的生长状态,营造了一种清新、明亮的视觉效果。

最后,“白云满地皑皑,听泉声暗回”,这两句描绘了云朵覆盖大地的景象,以及远处泉水潺潺流动的声音。这里的“皑皑”形容白云覆盖大地的洁白,与前文的“满檐天乐”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静谧、祥和的世界。同时,“听泉声暗回”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循环往复,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生命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蒋士铨

蒋士铨
朝代:清   字:心馀   号:藏园   籍贯:铅山(今属江西)   生辰:1725—1784

蒋士铨(1725年12月1日—1784年4月3日),字心馀、苕生,蕖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清代戏曲家,文学家。江西铅山(今属江西)人,祖籍湖州长兴(今浙江长兴)。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少与汪轫、杨垕、赵由仪并称"江西四才子"。诗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
猜你喜欢

谀佞盈廷不可闻,那堪世事日侵寻。

三槐九棘浮云外,一树寒梅寄我心。

(0)

历崎道中

漠漠春阳接海低,濛濛晚雨傍山飞。

半敧古埭无人过,时有村童护鸭归。

(0)

兵乱后自嬄杂诗·其二十一

闾巷经鏖战,空馀池上亭。

檐楹镞可拾,草木血犹腥。

云汉悲鸿雁,郊原愧鹡鸰。

白头两兄弟,各未保残龄。

(0)

府学治事奉怀张彦实兼寄惠子泽范信中向君受

疾病冲忙百不宜,只今筋力已全衰。

长廊广殿风来远,古柳高槐日上迟。

彭泽老人新断酒,辋川居士旧能诗。

已怜匹马西归后,更忆扁舟南渡时。

(0)

绝句·其二

过尽层城渡石梁,乱山千叠转羊肠。

草堂居士风流在,与种寒香满古堂。

(0)

郡会分韵得蛮字

柳外高楼四面山,使君携客共跻攀。

尘埃不动日方永,桃李无言春自闲。

未厌簿书时到眼,每逢诗酒亦怡颜。

夜阑一倍园林胜,尚觉清歌欠小蛮。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