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也喜,骂也喜。醒也睡,困也睡。
善男子起,法性如是。
赞也喜,骂也喜。醒也睡,困也睡。
善男子起,法性如是。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禅宗思想,描绘了对生活状态的深刻理解与接纳。"赞也喜,骂也喜",表明了诗人对于外界评价的超然态度,无论是赞美还是批评,都能以欢喜心接受,体现了内心的平和与宽广。"醒也睡,困也睡",则展现了对生活日常的自然接纳,无论是清醒还是困倦,都以睡眠作为应对,表现出一种随缘而安的生活哲学。"善男子起,法性如是",最后两句将个体的行为与佛法的真理联系起来,暗示着无论行为如何,其本质应遵循佛法的教义,即法性,展现出一种内在的修行与外在行为的统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和尚的三种睡眠状态,隐喻了对生活、自我与宇宙关系的深刻洞察,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对外界评价的淡然以及对佛法真理的追求与实践。它不仅是一首对特定人物的赞颂之作,更蕴含了广泛的人生哲理和修行智慧。
神人夜斧开清玉,一片西飞界溪曲。
中有桃源小洞天,云锦生香护华屋。
主人意度真神仙,日日醉倒春风前。
手挥白羽扇,口诵青苔篇。
袖拂剑山云,足蹑蓝田烟。
飘飘直向最佳处,漱润含芳掔琪树。
世间回首软尘红,不须更向蓬莱去。
国朝名画谁第一,只数吴兴赵翰林。
高标雅韵化幽壤,断缣遗楮轻黄金。
忆昔京华陪胜集,郎君妙年才二十。
江南春雨又相逢,笔底秋山那可及。
便欲追踪僧巨然,破墨烂熳还清妍。
倚阑人待沧海月,悬崖树拂潇湘烟。
老夫□爱扁舟趣,风静波深疑可渡。
顾生痴绝忽大叫,指点前峰问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