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徐偃王庙》
《徐偃王庙》全文
宋 / 杨伯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当年大德瑞朱弓,仁在斯民千古同。

故国已无徐子土,灵祠今有梵王宫。

水流檐影晴江上,山接钟声暮霭中。

揽辔此行因致敬,蒲团分坐听谈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ǎnwángmiào
sòng / yángbǎiyán

dāngniánruìzhūgōngrénzàimínqiāntóng

guólíngjīnyǒufànwánggōng

shuǐliúyányǐngqíngjiāngshàngshānjiēzhōngshēngǎizhōng

lǎnpèixíngyīnzhìjìngtuánfēnzuòtīngtánkōng

注释
大德:品德高尚的人。
瑞朱弓:象征吉祥的红色弓箭。
徐子土:可能指徐姓或某地名,现已不存在。
梵王宫:寺庙,可能指的是供奉梵天的宫殿。
钟声:寺庙中的报时或仪式钟声。
暮霭:傍晚的雾气。
蒲团:佛教徒打坐用的草垫。
谈空:佛教术语,指谈论空性或禅宗的教义。
翻译
当年的大德手持瑞朱弓,仁爱之心永远与百姓共通。
曾经的故乡已经没有了徐子的踪迹,现在的神庙变成了梵王宫。
晴朗江面上,流水映照屋檐,山色与傍晚钟声相融。
这次行程我特来致敬,围坐蒲团,静听空灵的谈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和对古代贤君美德的怀念。开篇“当年大德瑞朱弓,仁在斯民千古同”两句,表达了对古代圣君及其恩泽长存的赞颂。“故国已无徐子土,灵祠今有梵王宫”则是说旧时的风光不再,而现在却有新的精神寄托。下面“水流檐影晴江上,山接钟声暮霭中”两句,以清丽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

最后,“揽辔此行因致敬,蒲团分坐听谈空”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在此地驻足怀想,参与佛教活动,聆听禅理的心境。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历史情怀和宗教信仰,还表现出了他对于世俗与精神世界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杨伯岩
朝代:宋

(?—1254)代郡人,居临安,字彦思,号泳斋。理宗淳祐中以工部郎守衢州。有《六帖补》、《九经补韵》等。
猜你喜欢

次韵王亚夫景存县尉送春二首·其二

登临长是爱清晖,晚岁知心亦自稀。

永昼松斋掩书坐,却看梁燕引雏归。

(0)

东山高卧

三间老屋青山幽,清风洒洒寒飕飕。

脱巾坦腹卧其下,此身直与渊明俦。

老松飞翠落夏簟,六月不暑凉于秋。

人生百年一梦幻,世间万事空悠悠。

一声野鹤忽惊醒,山炉活火茶烟浮。

(0)

秋日书怀

十年客路叹飘蓬,历尽风霜鬓欲空。

睡少半疑茶作祟,愁多全觉酒无功。

数蛩厌静鸣秋雨,一叶惊寒落晚风。

惆怅故园归未得,草荒篱下菊花丛。

(0)

雨中和张西麓

雨声听易厌,况复事关心。

终夜不成寐,一春徒费吟。

委红花命薄,重碧酒杯深。

何日西湖上,移船系柳阴。

(0)

雪中呈社友

风雨萧萧搅雪飞,一寒如此只贪诗。

酒瓢倾尽囊金少,恐被梅花笑不知。

(0)

迎华观落成苏侍郎赋诗次韵

乱山争挟我先登,拭眼还惊见未曾。

不为游观事斤筑,可怜撑拄费薪蒸。

竹依窗牖秋鸣玉,月堕樽罍夜饮冰。

说与溪船莫吹笛,断肠人在最高层。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