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栏干静。杨柳晓风初定。
芳春此后莫重来,一分春少,减却一分病。
离亭薄酒终须醒。落日罗衣冷。
绕楼几曲流水,不曾留得桃花影。
人去栏干静。杨柳晓风初定。
芳春此后莫重来,一分春少,减却一分病。
离亭薄酒终须醒。落日罗衣冷。
绕楼几曲流水,不曾留得桃花影。
这首清代谭献的《青门引》描绘了一幅清晨离别后的场景。"人去栏干静",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人已离去,只剩下栏杆空寂的画面,透露出淡淡的离愁。"杨柳晓风初定",晨风轻拂,杨柳摇曳,暗示着时光流转,春意渐浓。
"芳春此后莫重来,一分春少,减却一分病",诗人感叹春光易逝,告诫自己或他人珍惜眼前的美好,因为每一分春光的消逝都意味着病痛的减少,暗含了对未来的无奈和对过去的怀念。
"离亭薄酒终须醒",离别时的微醺终究会消散,暗示着离别的现实无法逃避。"落日罗衣冷",夕阳西下,罗衣上的余温也逐渐消退,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最后,"绕楼几曲流水,不曾留得桃花影",流水潺潺,桃花影子也不曾为离别停留,进一步强化了物是人非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深深眷恋。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离别后的孤独与失落,以及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惋惜。
麀麌顾其子,燕雀各有随。
与子为夫妇,五年三别离。
儿女岂不怀,母老妹已笄。
父子各从母,可喜亦可悲。
关河万里道,子去何当归。
三岁不可道,白首以为期。
百亩未为多,数口可无饥。
吞声不敢尽,欲怨当归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