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薪行道自歌呼,越俗安知有丈夫。
一见印章惊欲倒,相看方悔太模糊。
束薪行道自歌呼,越俗安知有丈夫。
一见印章惊欲倒,相看方悔太模糊。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谦之所作,名为《朱买臣庙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自嘲与无奈,以及对时世的不满和对理想丈夫形象的渴望。
“束薪行道自歌呼,越俗安知有丈夫。”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行走中自我倡导,希望能够找到真正的丈夫(这里的“丈夫”指的是品德高尚、符合理想的人)。但是“越俗”一词透露出诗人对周围社会环境的不满,那里的风气可能是庸俗而不值得称道的。
接着,“一见印章惊欲倒,相看方悔太模糊。”这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在看到某种象征权威或真理的“印章”后所产生的情感冲击。可能是因为这种权威与自己心中的理想有着巨大的差距,导致了强烈的失望和懊悔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庸俗与高尚,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同时,也反映出宋代社会中人们对于道德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不满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