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凄凉,夜深犹向东风诉。暗催舂暮。
不管天涯苦。月落纱窗,细滴芭蕉露。芳情阻。
梦随飞絮。吹遍江南路。
多少凄凉,夜深犹向东风诉。暗催舂暮。
不管天涯苦。月落纱窗,细滴芭蕉露。芳情阻。
梦随飞絮。吹遍江南路。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过春山的《点绛唇·旅夜闻杜鹃》。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通过对凄凉夜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多少凄凉,夜深犹向东风诉。暗催舂暮。" 这几句诗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心境,"凄凉"二字概括了整首词的情感基调,"夜深"则加重了这种凄凉之感。诗人在深夜里向东风诉说自己的凄凉,这种无声的叙述方式更显得情感的复杂和深沉。
"不管天涯苦。月落纱窗,细滴芭蕉露。芳情阻。" 这里的"不管"表达了一种放弃和无奈,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苦楚已经无法言说,只能通过月光和芭蕉叶上的露珠来体现。"芳情阻"则是因为这种美好的自然景象反而激起了更多的情愫,更加强化了内心的孤独感。
"梦随飞絮。吹遍江南路。" 最后两句诗通过"梦随飞絮"来形容思念之轻柔无边,如同落叶般飘散不定。"吹遍江南路"则是借助风的力量,将这份思念吹送到遥远的江南,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一种淡雅而又深沉的抒情风格。
边众休南牧,朝廷议北征。
幄中新授律,天下大徵兵。
使者持符出,君推抗疏名。
黄金秋突兀,白羽日纵横。
岳雪三华秀,河冰万马行。
将军邀剧孟,公子得侯嬴。
屠贩多豪杰,风尘郁战争。
有呼皆左袒,无役不先鸣。
宁久燕山戌,终期瀚海清。
过梁投赋笔,更为请长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