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越泪丰碑,当时讲学阳明,曾扫欃枪坚半壁;
九年颁宪典,太息鞠躬诸葛,难延岁月竟全功。
百越泪丰碑,当时讲学阳明,曾扫欃枪坚半壁;
九年颁宪典,太息鞠躬诸葛,难延岁月竟全功。
此挽联以沉痛之情,悼念张之洞先生。上联“百越泪丰碑,当时讲学阳明,曾扫欃枪坚半壁”描绘了张之洞先生在学术与政事上的卓越贡献。百越之地的人民为他立下丰碑,象征着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巨大影响。他当时的讲学如同王阳明一般,启迪人心,传播知识,其政治与军事策略坚如磐石,抵御外侮,稳固半壁江山。
下联“九年颁宪典,太息鞠躬诸葛,难延岁月竟全功”则表达了对张之洞先生在立法与治理上的不懈努力。他在位九年,颁布宪法,如同诸葛亮鞠躬尽瘁,虽未能延长岁月,但其功业永垂不朽。此联以张之洞与诸葛亮相比,赞其忠诚勤勉,虽未能完全实现其宏图大志,但其精神与功绩将被后人铭记。
整体而言,此挽联通过对比历史人物,高度赞扬了张之洞先生在学术、政治、立法等多个领域的杰出成就与高尚品德,表达了对其逝世的深切哀悼与缅怀。
三清殿前木槿树,朝繁夜暗自相催。
晨光始出洛水上,暮雨又下云阳台。
仙姬神女衣服丽,紫玉杂佩垂玫瑰。
春馀众木苦寥落,况乃渐逼清秋来。
繁花满目真可惜,稍稍万户铺苍苔。
黄冠道士情意薄,见似不见年年开。
清风满席车马少,莫与共赏倾金罍。
尝疑壶中有仙术,安得升天系白日。
岁晚见黄菊,悲秋空复情。
故人岂知我,朋酒适平生。
举杯远相属,目尽归鸿声。
醉眠东篱下,此亦渊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