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都回首见旌旗,洒扫宫庭已有期。
细柳不闻曾奉诏,金牌何事遽班师。
雁来尚记南侵日,松古应无北向枝。
一掬西陵千载泪,断桥斜日草离离。
外都回首见旌旗,洒扫宫庭已有期。
细柳不闻曾奉诏,金牌何事遽班师。
雁来尚记南侵日,松古应无北向枝。
一掬西陵千载泪,断桥斜日草离离。
这首诗《鄂墓(其二)》由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通过描绘鄂王墓景,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与感慨。首句“外都回首见旌旗,洒扫宫庭已有期”以鄂王墓所在地的景象起笔,暗示了历史事件的结束与后人的追思。接着,“细柳不闻曾奉诏,金牌何事遽班师”两句运用典故,暗指历史上的重大转折,表达了一种对英雄壮志未酬的惋惜之情。随后,“雁来尚记南侵日,松古应无北向枝”通过自然界的物象变化,进一步强化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英雄精神的敬仰。最后,“一掬西陵千载泪,断桥斜日草离离”以哀婉的笔触收尾,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沧桑融为一体,表达了对英雄遗志的深深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伤。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春色平分,甚偏他杨柳,分外风流。
夭桃自适其适,一笑还休。
可怜仙李,对东风、却少温柔。
争奈得、海棠妆点,向人浑不知羞。
谁觉韶华如梦,到酴醿开后,莺语供愁。
天教姚黄晚出,贵与王侔。
花中隐者,有春兰、秋菊俱优。
须是到、溪山清冻,江梅香喷枝头。
皂盖朱轓练水滨,春生秋杀总精神。
须知爱士何曾泛,屈指应无第二人。
十里湖山苦见招,柳堤荷荡赤栏桥。
待他朝市人归后,独泛扁舟吹玉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