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佛前笋·其一》
《佛前笋·其一》全文
宋 / 邹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基构于今政十年,不容山竹暗行鞭。

森然五笋自何出,盛矣文邦相与传。

(0)
鉴赏

这首诗《佛前笋(其一)》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佛前竹笋的生长景象,展现了竹笋旺盛的生命力和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首句“基构于今政十年”,以“基构”比喻竹笋的根基,暗示竹笋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之后,终于破土而出,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这里的“今政十年”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寓意时间的漫长与变化。

次句“不容山竹暗行鞭”,形象地描绘了竹笋在生长过程中,不受外界干扰,如同山中之竹般自在生长,暗喻竹笋在成长过程中保持独立自主的精神,不被外界环境所束缚。

接着,“森然五笋自何出”,“森然”形容竹林茂密,这里用来形容五根竹笋的生长状态,表现出竹笋群聚生长的壮观景象。“自何出”则引人遐想,仿佛竹笋是从大地深处自然孕育而出,充满了神秘与生命力。

最后,“盛矣文邦相与传”,“盛矣”表达了对竹笋旺盛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竹子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作为文人雅士推崇的君子之物,象征着高洁、坚韧和节制。此句点明了竹子不仅在自然界中展现其魅力,在文化层面上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赞誉。

整首诗通过对竹笋生长过程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蕴含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邹浩通过这首诗,不仅赞美了竹子的自然美,更寄托了对美好品质的追求与向往。

作者介绍
邹浩

邹浩
朝代:宋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生辰:1060—1111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探芳信.元夕,和梅溪

箭催晓。正灯绽宫花,裙拖烟草。

忆洛城三五,香尘软风扫。

沸天箫鼓红霞闹,暖入莺声早。

水云乡,漫掩重关,九边春到。报道。雁来了。

带露布欢声,慰人愁抱。故事昆仑,重搬演、排场好。

遗簪堕珥香狼藉,错认鳌山小。

广陵游,一梦蛮江坐老。

(0)

引驾行.穷新界深阻处觅可居地,得之。用屯田韵

溪痕添雨。山妆罨翠层峦暮。

鹢孤飞,鹂三请,田田叶荷晴举。遥睹。

尽兽石嶙峋,蛇流宛转赴前浦。

渐天黯、苍茫一片,没人家,止烟树。尔许。流莺引路。

野鹤幽巢相遇。定十笏芟荒,团瓢结个,孰云孤负。

环视如此云山,不堪栖隐又何处。

总胜似、残蓬寸梗,逐风波去。

(0)

忆江南

怀前事,典籍傍西湖。

柳色双堤金碧画,芸香万卷石渠书。开卷喜何如。

(0)

虞美人.仑西以明妃图题词见示,即用原调次韵,再题红梅绣品

繁华开尽东风紧。没计留香粉。为谁放下玉琴弹。

绣出天寒无鹤影形单。红妆人比梅花瘦。

爱祝檀郎寿。五丝续命有侬知。

恰是江城闻笛笑开眉。

(0)

摊破江神子

双双燕子语雕梁。骂檀郎。惜檀郎。

绕槛千条,绿处是垂杨。

人又不来春又去,山枕上,泪如丝,暗断肠。

一朝一朝望远乡。叶易黄。鬓易霜。

宵来一信,关门外、大破西羌。

沙场万里,禽贼并禽王。

准拟铙歌齐奏凯,乞便道,过燕支,取助妆。

(0)

南乡子.玉漏

独酌亦何妨。五夜秋来玉漏长。

月上纱窗人未寝,丁当。环佩微闻响画廊。

握手怪冰凉。瘦损蛮腰减晚妆。

十锦屏风兰麝透,仓皇。人影依稀过粉墙。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