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探芳信.元夕,和梅溪》
《探芳信.元夕,和梅溪》全文
清 / 杨玉衔   形式: 词  词牌: 探芳信

箭催晓。正灯绽宫花,裙拖烟草。

忆洛城三五,香尘软风扫。

沸天箫鼓红霞闹,暖入莺声早。

水云乡,漫掩重关,九边春到。报道。雁来了。

带露布欢声,慰人愁抱。故事昆仑,重搬演、排场好。

遗簪堕珥香狼藉,错认鳌山小。

广陵游,一梦蛮江坐老。

(0)
鉴赏

这首《探芳信·元夕,和梅溪》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景象与诗人对往昔美好回忆的怀念。

开篇“箭催晓”,以箭射中目标的急促感,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紧迫,暗示着元宵佳节的来临。接着“正灯绽宫花,裙拖烟草”两句,通过灯火辉煌、宫花绽放、裙摆轻曳的画面,渲染出节日的喜庆氛围。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灯绽”、“裙拖”生动地展现了元宵节的繁华与热闹。

“忆洛城三五,香尘软风扫”则将视线拉回过去,回忆起洛阳城中元宵节的情景,那时的香尘在轻柔的春风中被轻轻扫过,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怀旧的氛围。接下来的“沸天箫鼓红霞闹,暖入莺声早”描绘了元宵节的音乐与色彩,箫鼓声如雷鸣般响彻云霄,红霞映照,暖阳洒落,莺鸟的啼鸣更是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水云乡,漫掩重关,九边春到”一句,将元宵节的欢乐场景与自然美景相结合,仿佛置身于一片云雾缭绕的仙境之中,春天的气息弥漫在四周,给人以无限遐想。

“报道。雁来了。带露布欢声,慰人愁抱”则以雁群的到来作为转折,雁的叫声如同布满露珠的欢快乐章,抚慰着人们心中的忧愁,传递出一种希望与温暖。

最后,“故事昆仑,重搬演、排场好。遗簪堕珥香狼藉,错认鳌山小。广陵游,一梦蛮江坐老。”这一段通过回忆过去的盛大场面,以及对未来的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深深感慨。遗落的首饰、错认的小山、梦中的旅程,都成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回忆与寄托。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与美丽,更蕴含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杨玉衔
朝代:清

1869-1943,字懿生,号铁夫、季良、鸾坡,以号行,广东香山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举人,三十年(1904)考取内阁中书。官广西知府。民国间曾任无锡国专词学教授及香港广州大学、国民大学教授。曾从朱祖谋学梦窗,后即以笺释吴文英的《梦窗词》扬名词坛。著有《抱香室词钞》、《梦窗词笺》等。晚年蛰居香港之青山,以著述自娱。
猜你喜欢

过甘泉寺

甘泉穿石磴,山腹启禅扉。

自笑逃尘境,翻来触静机。

花开松色淡,歌咽磬声微。

十里蔷薇路,香风送马归。

(0)

次韵答侍读张龙图索阅古堂诗石本

千年贤迹一堂间,日企英风敢自安。

争似公陈无逸义,君王图入殿屏看。

(0)

秋夕二首·其二

此夕何清旷,新秋乍夺炎。

凉飙来似旧,熏暑逝如潜。

露重翻香芰,疏云点素蟾。

放怀殊不寤,箕斗转前檐。

(0)

寓目

拥传脩途倦,逢春旅思长。

远烟含树色,细雨起尘香。

陇麦成行绿,林莺并对黄。

扬鞭聊自慰,举目见韶光。

(0)

得太清小桧植馆中

仙桧移来近紫坛,亭亭将见起亭端。

纤枝未觉来风韵,劲节先知度岁寒。

得地最宜儒馆种,结根须作栋材看。

愿将轩竹陪苍翠,带雪闻樽助雅欢。

(0)

寄叶参兵部

向宦心难止,遗荣世所稀。

谁知怀绶去,便作挂冠归。

行锦方为宠,装金已尽挥。

官闲同吏隐,身逸晦尘几。

山鹤来无怨,江鸥净不飞。

雨晴峰障活,秋老鲙丝肥。

庭玉名方远,陔兰志暂违。

倚门休结恋,史笔借光辉。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