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节繁华,少年游冶,都付驰波。
但对时佳兴,同人情话,因物成趣,与众偕和。
筇竹纶巾随处好,况浯渡桥头水正多。
须知道,吾生行乐耳,请勿言他。
方舟迟日徐动,何用唤红袖青娥。
有疏帘清簟,瑶徽玉尘,閒看鸥戏,偶听菱歌。
耳目尘烦浑洗尽,敕到手、行杯休放过。
傍人笑,问平生断饮,此日微酡。
令节繁华,少年游冶,都付驰波。
但对时佳兴,同人情话,因物成趣,与众偕和。
筇竹纶巾随处好,况浯渡桥头水正多。
须知道,吾生行乐耳,请勿言他。
方舟迟日徐动,何用唤红袖青娥。
有疏帘清簟,瑶徽玉尘,閒看鸥戏,偶听菱歌。
耳目尘烦浑洗尽,敕到手、行杯休放过。
傍人笑,问平生断饮,此日微酡。
这首明代王慎中的《洞庭春色·端午日与客临泛》描绘了端午时节与友人泛舟洞庭湖的欢乐场景。诗中充满了节日的热闹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令节繁华,少年游冶,都付驰波”点明了端午佳节的热闹与年轻人游玩的欢愉,这些都被赋予了流动的波浪之中。接着,“但对时佳兴,同人情话,因物成趣,与众偕和”则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在美好的时光里,通过交谈与自然互动,共同享受生活的乐趣。
“筇竹纶巾随处好,况浯渡桥头水正多”描绘了诗人手持竹杖,头戴纶巾,在山水间自由自在地行走,浯渡桥头的水流丰富,更添了几分诗情画意。接下来,“须知道,吾生行乐耳,请勿言他”则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珍惜当下,享受生活,不必过多忧虑其他。
“方舟迟日徐动,何用唤红袖青娥”描述了乘船在阳光下缓缓前行的情景,无需召唤女子陪伴,因为自然与友情已经足够美好。随后,“有疏帘清簟,瑶徽玉尘,閒看鸥戏,偶听菱歌”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眼中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轻纱窗帘下的清凉竹席,瑶琴玉尘的雅致,悠闲地观赏鸥鸟嬉戏,偶尔听到菱歌的悠扬。
“耳目尘烦浑洗尽,敕到手、行杯休放过”表达了诗人沉浸于自然美景与和谐氛围中的愉悦心情,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洗涤一空,手中的酒杯也舍不得放下。最后,“傍人笑,问平生断饮,此日微酡”则是旁观者对诗人饮酒适度、享受生活的赞赏,询问他是否一直如此,今日只是稍微有些醉意。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端午节与友人泛舟洞庭湖的欢乐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东风摇荡玉奁冰,车马从人唤不应。
赖有曲生来入座,了无魔女与分灯。
夜深月色明如洗,寒在梅梢瘦不胜。
却笑少年行乐地,华胥枕上太瞢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