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谷中室,草木恒相邻。
顷缘出游衍,室内虚无人。
犬羊窥我间,蹄迹分扰驯。
秽我衣裳区,安所置其身。
翘然起遐思,结屋依湖滨。
手执羲皇卷,门栽五柳春。
春风一披拂,意恐缁泥尘。
堂堂谷中室,草木恒相邻。
顷缘出游衍,室内虚无人。
犬羊窥我间,蹄迹分扰驯。
秽我衣裳区,安所置其身。
翘然起遐思,结屋依湖滨。
手执羲皇卷,门栽五柳春。
春风一披拂,意恐缁泥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诗人首先描述了自己的居所,宽敞的谷中居室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草木环绕,显得清幽而宁静。然而,当他外出游玩后,居室空荡无人,连犬羊也趁机进入,留下了蹄印,这让他感到不快,衣物被玷污,他思考着如何安置自己以远离世俗的打扰。
诗人萌生了在湖边建屋的念头,那里可以让他远离尘嚣,过上更纯粹的生活。他想象自己手握远古圣贤的典籍——羲皇卷,门前则种上象征隐逸的五棵柳树,寓意超脱尘俗,追求高洁。他期待着春风轻拂,但又担心世俗的污垢会玷污这份清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批判,体现了宋代理想主义者的隐逸情怀。
生之生也气食牛,祖父爱之如琛球。
曾从我口授章句,过目成诵如泉流。
九岁通经知大意,十岁能文先制义。
纵横日课五千言,首尾不更三两字。
我年四十为腐儒,寻行数墨遵程朱。
三日一回频刮目,廿年久别当何如。
眼前世事殊匆草,少壮看看人已老。
我来旧社种莲花,生向环桥采芹藻。
羡生作赋拟凌云,羡生逸足能超群。
羡生良才不隐世,羡生乐道长安贫。
安贫乐道良不易,前路更多难了事。
愿言努力事驰驱,莫负老僧亲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