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王禹卿冯拙斋游八公洞循招隐寺归》
《同王禹卿冯拙斋游八公洞循招隐寺归》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润州山雄如战马,骈饮江中尻未下。

长波漂尽百兴亡,古泪登高谁不洒。

不知更有南山南,叠嶂云关塞平野。

初穿幽谷琅玕八,却听细窦珠玑泻。

阴阴鸟语万朱樱,寂寂僧居十兰若。

两君梵行正清修,伴我萧閒如结夏。

未须不二问维摩,风磬一声言自寡。

空阶久坐袂生寒,小嶂试登筇可舍。

更斟虎跑甘如乳,重过竹林青没踝。

岂徒公辈爱家山,我亦淹留为白社。

江风吹面迓归途,还八喧声攒万瓦。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鼐所作的《同王禹卿冯拙斋游八公洞循招隐寺归》,描绘了润州山水的壮丽景色以及作者与友人一同游历的闲适心境。首句以战马比喻山势雄峻,接着写江水浩渺,历史沧桑在眼前流淌。诗人感叹古人的哀思,暗示自己也难免登高怀古。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南山的秀美,山峦叠嶂,云雾缭绕,环境宁静而深远。八公洞和招隐寺的景致优美,琅玕般的树木和珠玑般的流水声增添了诗意。鸟语花香与寂静的僧舍形成对比,体现出禅意与自然的和谐。

诗人与朋友梵行修行,心境清净,如同度过一个宁静的夏天。他们并未深究佛教义理,而是享受当下,风磬声中感受孤独。在空旷的台阶上静坐,微凉的风中,诗人尝试攀登小山,品味着虎跑泉水的甘甜,竹林深处的绿色直至脚踝。

诗人表达出对家乡山水的热爱,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即使归途中听到喧闹的城市声音,也无损于内心的宁静。整首诗以游历山水为主线,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情感交流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体现了清雅的文人情怀。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别梅

花谢东风搅离思,愁翻缟袂忍轻分。

月明梢送临溪水,春树遥怜隔暮云。

(0)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其八

横影伶仃似有神,半清浅处独呈真。

数枝冲澹晚唐句,一种孤高东晋人。

上苑清房谁耐雪,庐山玉峡肯蒙尘。

是中天趣那能识,惜被东风漏泄春。

(0)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其七

水中仙子镜中神,夜夜相携入梦真。

陇雁哀残埋玉地,朔风吹老弄蟾人。

寒添灞上双眉冻,愁压江南几屐尘。

雪里不嫌情味苦,一枝占断九州春。

(0)

送禅者归乡

湖海俄经三十年,无端一念忆生缘。

梦中复做还乡梦,禅外重参逆旅禅。

踏碎暮云投古寺,冲开积雪望炊烟。

狂心未向机前歇,溢目家山转弃捐。

(0)

牧斋真人华阳道院

鳌载三峰拥客槎,采真访古意无涯。

云山夜雨棠梨树,宇宙春风棣萼花。

龙洞远分丹井水,鹤松高映赤城霞。

宗师应帝光前绪,仙馆新开第一家。

(0)

道中

野风飘征衣,野日转空壁。

众鸟号荒墟,杂花翳丛棘。

路暗不逢人,烟火望林隙。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