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朝烟上,霏霏野气和。
惊鸿自去渚,戏鹜不沈波。
田畯耕扶耒,溪童食啄蠡。
绀舟时一眺,䍧践损春莎。
漠漠朝烟上,霏霏野气和。
惊鸿自去渚,戏鹜不沈波。
田畯耕扶耒,溪童食啄蠡。
绀舟时一眺,䍧践损春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开篇“漠漠朝烟上,霏霏野气和”写出了早晨迷雾升腾,田野间弥漫着柔和湿润的空气,营造出一片宁静祥和的氛围。
接着“惊鸿自去渚,戏鹜不沈波”通过对比鸿鹄(大雁)自由飞翔而不落于水面,以及小鸟戏耍在波光中却不会沉没,表现出自然界生命力的活力与自由。
诗人随后描绘了农事景象:“田畯耕扶耒”,“溪童食啄蠡”展现了农业生产和村野生活的勤劳与纯朴。田间的犁地声,溪边孩童采摘果实的情形,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最后,“绀舟时一眺,䍧践损春莎”,则是诗人在船上偶尔回望,看到岸边草木被牛马践踏而枯萎的情景。这里通过对春天草木的描写,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生长变化,也透露出诗人对流年变迁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其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乡村景象,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界及其自身命运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