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拈花似净名,空中色相亦关情。
道场解为维摩设,乞与文殊意自明。
一室拈花似净名,空中色相亦关情。
道场解为维摩设,乞与文殊意自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生活细节的细腻观察与感悟,通过“一室拈花”这一动作,展现了禅宗思想中的“净名”,即心灵的纯净与自在。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对于“空中色相”的理解,即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都充满了意义和情感的关联,这种关联并非表面的,而是深入内心的。
“道场解为维摩设,乞与文殊意自明”一句,借用了佛教中维摩诘居士与文殊菩萨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自己的内心建立一个清净的修行场所,通过与智慧的对话,达到自我认知与心灵净化的目的。这里的“乞与文殊意自明”,既是对智慧的渴求,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索与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日常琐事中寻找精神寄托和自我提升的追求。通过“拈花”、“色相”、“道场”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心灵世界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
径竹饕风,园梅斗月,惊心岁序将更。
冷拥衾孤,夜深好梦难成。
凉云荡得灯花碎,半模糊、碧闪残檠。
最愁人,腊鼓鼕鼕,寒漏丁丁。
年时不尽团圞乐,记桃符共写,柏酒同倾。
一别天涯,等闲换蟀移鹒。
朱颜难驻流光易,误青春、两字功名。漫无聊。
懒整金钿,慵理瑶筝。
吴宫二月莺,啼乱金阊柳。
游子长安归,春风吹鹢首。
鹢首重重桃李花,枫桥塘上故倡家。
绿水依然绕阡陌,青楼忽听弹琵琶。
琵琶声出垂杨里,李延年家高髻姊。
自言有客深自藏,落魄江东虎头子。
拍浮濡首酒池中,何为染指阿房美。
平生痴绝将无同,我辈钟情乃如此。
相逢不赋子之还,对酒高吟娇女篇。
兴来不用常杯酌,其奈囊空无一钱。
君不见马长卿,临邛一往有深情。
又不见阮仲容,鲜卑之婢累骑从。
尝闻古人贵达节,区区礼岂为我设。
少年行乐须及时,飞花转眼纷如雪。
还惜昂藏一丈夫,凭陵啸傲高阳徒。
麟阁荣名常在不,首阳饿死何为乎。
《塘上行逢友人顾愿作》【明·张元凯】吴宫二月莺,啼乱金阊柳。游子长安归,春风吹鹢首。鹢首重重桃李花,枫桥塘上故倡家。绿水依然绕阡陌,青楼忽听弹琵琶。琵琶声出垂杨里,李延年家高髻姊。自言有客深自藏,落魄江东虎头子。拍浮濡首酒池中,何为染指阿房美。平生痴绝将无同,我辈钟情乃如此。相逢不赋子之还,对酒高吟娇女篇。兴来不用常杯酌,其奈囊空无一钱。君不见马长卿,临邛一往有深情。又不见阮仲容,鲜卑之婢累骑从。尝闻古人贵达节,区区礼岂为我设。少年行乐须及时,飞花转眼纷如雪。还惜昂藏一丈夫,凭陵啸傲高阳徒。麟阁荣名常在不,首阳饿死何为乎。
https://shici.929r.com/shici/tkZY6Kq.html
主人少游侠,五陵裘马人。
中岁徇寸禄,十年苦风尘。
不调归别业,依然旧松筠。
百株植墙下,二顷在湖滨。
绿水青山区,何减桃源津。
长者多论交,载酒无冬春。
我来住高斋,不栉亦不巾。
信宿恒忘归,常时如避秦。
子猷雅好客,安道复情亲。
不然兴已尽,何事独留宾。
怪底是愁深如许。又近中秋,怕听风雨。
怊怅年年,一般岑寂悲羁旅。
乱红零落,更莫问、江南路。
竟夕向婵娟,但怅望、琼楼玉宇。
恨极目云山万叠,怎渺渺音尘阻。
阑干倚遍,听清角更添悽楚。
但只见、征鸿过尽,也难寄、愁心半缕。
叹独立苍茫,一例伤今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