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轻舟一钓纶,朝廷无处觅玄真。
太虚明月为知己,细雨斜风不著人。
西塞贪看飞白鹭,东华忘却软红尘。
还思扰扰求名者,肯信人閒有逸民。
一叶轻舟一钓纶,朝廷无处觅玄真。
太虚明月为知己,细雨斜风不著人。
西塞贪看飞白鹭,东华忘却软红尘。
还思扰扰求名者,肯信人閒有逸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美好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张志和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首句“一叶轻舟一钓纶”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主人公驾着小舟,手持钓鱼竿的形象,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朝廷无处觅玄真”一句,表达了主人公远离官场、不问世事的心境,暗示其对权力与名利的淡泊。
“太虚明月为知己,细雨斜风不著人”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感,明月被视为知音,细雨斜风仿佛也成了陪伴,营造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接下来,“西塞贪看飞白鹭,东华忘却软红尘”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主人公在自然美景中流连忘返,完全忘记了尘世的烦恼,达到了心灵的彻底解放。
最后,“还思扰扰求名者,肯信人閒有逸民”两句,诗人借主人公之口,对那些忙于追求名利的人提出了疑问,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利的反思。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生活状态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价值观,体现了金末元初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
重检东风笔。记当年、晴窗呵冻,木香书室。
三载羁人罗浮梦,谁问南枝消息。
但泪眼、酸心频拭。
悔把江城三弄引,竟匆匆、吹入阳关笛。
回首处,今非昔。故园又近黄梅节。
料愁多、画盆慵理,粉痕狼籍。
客舍脆圆还荐酒,却忆晓寒妆额。
怕憔悴、旧时颜色。
若向孤山还放艇,念天涯、展卷遥相忆。
思折取,寄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