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外轩窗切斗牛,翛然三伏亦生秋。
青山屈曲无重数,俱束溪光款款流。
云外轩窗切斗牛,翛然三伏亦生秋。
青山屈曲无重数,俱束溪光款款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寺庙景象。"云外轩窗切斗牛",这里的“斗牛”指的是北斗七星中的两颗星(开阳和瑶光),而“云外轩窗”则是高耸入云的楼阁,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居住在一个远离尘嚣、接近天际之所。"翛然三伏亦生秋",翛然可能指的是微凉的风或者气息,而“三伏”则是中国传统历法中最热的三个时段,这里却说“亦生秋”,反映了诗人感受到的异常天气变化,或许也象征着内心世界的某种转变。
"青山屈曲无重数",诗中的“青山”不仅形容了山的颜色,也可能暗示了山的静谧与生命力。"屈曲"则描绘出山势的蜿蜒曲折,而“无重数”意味着这些山峦层次丰富,难以计数。
最后一句"俱束溪光款款流"中,“俱束”通常解释为河流汇聚之意,“溪光”则是溪水反射的阳光,这里的“款款流”形容了溪水平缓、温柔的流动状态,给人以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感觉。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境界,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清净与豁达。
客从建安归,遗我武夷图。
开图挂素壁,风烟生座隅。
奇峰三十六,拔起凌天衢。
一水从中来,九折何萦纡。
想见岩壑间,缥缈藏仙都。
荒哉武与夷,辽辽不可呼。
尚闻云谷仙,旧迹未深芜。
棹歌留绝唱,遗书镇精庐。
高操谁能攀,幽致或可摹。
三年规一游,神往形尤拘。
便须理行缠,勿遣岁月徂。
山灵有夙契,清风为前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