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底春山桂开早,仙籍浮香远相告。
固知钟爱在贤郎,谁谓笔根无显报。
亲宾来贺如云奔,车马煌煌于氏门。
七杯燕客吾未与,应欲特开东阁樽。
怪底春山桂开早,仙籍浮香远相告。
固知钟爱在贤郎,谁谓笔根无显报。
亲宾来贺如云奔,车马煌煌于氏门。
七杯燕客吾未与,应欲特开东阁樽。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季明之子登第戏成小诗并纪岩桂之异》。诗中以桂树的早开花为引子,巧妙地将季明之子登科及第的喜事与桂树的特殊现象联系起来,寓意深刻。
首句“怪底春山桂开早”,诗人以疑问的语气提出,为何春山中的桂花会比寻常年份更早开放?这不仅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也为下文埋下了伏笔。接着,“仙籍浮香远相告”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桂花的香气比喻为仙界的信使,传递着喜讯,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
“固知钟爱在贤郎,谁谓笔根无显报。”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季明之子才能出众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才华与荣誉之间的因果关系。诗人认为,桂树的异象正是对季明之子优秀品质的表彰,揭示了才德与荣誉之间的内在联系。
“亲宾来贺如云奔,车马煌煌于氏门。”描绘了季明之子登第后,亲朋好友纷至沓来的热闹场景,以及其家族门庭的辉煌景象,展现了社会对于才子佳人的高度认可和庆祝。
最后,“七杯燕客吾未与,应欲特开东阁樽。”诗人虽未能亲自参与庆贺宴席,但想象着主人为了庆祝儿子的成就,特意在东阁设宴招待宾客,进一步烘托出喜庆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赞美了季明之子的才华和成就,也表达了对桂树异象的欣赏与思考,以及对才德与荣誉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
吾爱龙门子,解作无声诗。
今为玉堂客,留此粉墨奇。
满堂山水多佳处,何限清辉阜阳曙。
百道泉声缥缈间,几片云来欲飞去。
石门沙径逗微曛,飞红沓翠长氤氲。
仙人炼处丹梯近,野衲行边鸟道分。
房栊正对钟山色,龙龛苍茫岱溪白。
槃谷重逢李愿居,辋川复见王维宅。
主人兄弟俱好奇,酌酒鸣琴更下帷。
客至频移剡溪棹,兴来或赌山阴棋。
龙门绘事今无价,千里相思五云下。
我是林泉一布衣,为尔翻为有声画。
阿翁隐处何潇洒,竹屿南头凤丘下。
守道偏将谷口人,养拙应同汉阴者。
而今发白老丘樊,带经也或究微言。
生平不梦五陵道,嘉遁羞过七贵门。
世人未解此翁意,此翁心迹孤云是。
低头不肯揖陈蕃,食力何曾愧徐稚。
脱略凡机无世情,幽人野鹿伴经行。
秋风别墅黄花酒,夜火山厨绿芋羹。
有时濯足苔溪晚,放犊寒陂不知远。
几片青山荷蒉歌,半林落叶同僧饭。
盘石悬萝地更偏,独携高兴寄秋田。
且喜琴书应有托,蔡邕虽老仲容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