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雨》
《夜雨》全文
唐 / 杜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九月三十日,雨声如别秋。

无端满阶叶,共白几人头。

点滴侵寒梦,萧骚著淡愁。

渔歌听不唱,蓑湿棹回舟。

(0)
翻译
在九月三十日这一天,雨声仿佛在告别秋天。
忽然间,满阶落叶,又有多少人的白发增添了几许。
雨点滴滴答答,穿透寒冷的梦境,带来淡淡的哀愁。
听不到渔歌的欢唱,因为蓑衣已湿,只能撑着湿漉漉的船桨回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雨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了自己对孤独和寂寞情感的体验。

“九月三十日,雨声如别秋。”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季节与氛围,九月末,秋意浓厚,而夜里的雨声,更显得凄清,是一种离别之秋的感觉。

“无端满阶叶,共白几人头。” 雨水滋润,使阶前叶子饱和而下,像白发一样覆盖着周围,这是对孤寂情绪的一种隐喻,也反映了诗人的心境。

“点滴侵寒梦,萧骚著淡愁。” 雨声渗透至睡梦之中,使得梦境也带上了冷清与忧郁,这些都是内心感受的投影。

“渔歌听不唱,蓑湿棹回舟。” 渔民的歌谣在雨夜里显得格外哀伤,但诗人却没有唱出声来,而是将自己蜷缩于湿漉的蓑衣中,在小舟上缓缓划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雨夜中的孤独与哀愁,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朝代:唐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生辰:公元803-约852年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五正信希有分第六

绣谷花争发,黄鸟声清滑。

伤嗟今古人,错七更错八。

(0)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五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芥纳须弥内,万卷诗书在。

须弥纳芥子,一字也不会。

(0)

偈颂三十首·其六

普礼三身四智佛,一念阿僧祇劫中。

身心一如遍法界,法身不灭寿无穷。

一月六旬权准则,一年四会表参同。

妄念不生无损益,五千连贯赠寰中。

所得未尝图别用,共成进纳续宗风。

初法难传忧不信,黄梅五百独卢公。

如今个个堪分付,报国资家理不穷。

莫道祖师西土出,刹那自肯即心通。

(0)

赞三十六祖颂·其二十八

菩提达磨大医王,全持正法度南方。

粉骨碎身应未报,至今不离此心光。

(0)

證道歌·其一九○

恨不灭除令瓦碎,百计千方来逞怪。

熙怡端坐古峰头,设若归依还自拜。

(0)

證道歌·其二三六

早时成佛于今在,瓶倾不出周沙界。

妙音遐畅广宣扬,念者念兮拜者拜。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