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马黄,臣马青。君马蹀躞,臣马鸣鸣。
和銮蹑流星,巡游八极朝紫清。
白云不复谣,黄竹不复吟。
纵观日入与日出,秦皇汉武空咄咄。
君马黄,臣马青。君马蹀躞,臣马鸣鸣。
和銮蹑流星,巡游八极朝紫清。
白云不复谣,黄竹不复吟。
纵观日入与日出,秦皇汉武空咄咄。
这首诗描绘了君臣两匹马的不同境遇与象征意义。首句“君马黄,臣马青”以颜色对比,隐喻君主与臣下的地位差异。接着,“君马蹀躞,臣马鸣鸣”通过动作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等级观念,君马行进迟缓,而臣马则叫声悠扬,似乎在表达对君主的忠诚与敬仰。
“和銮蹑流星,巡游八极朝紫清”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形容君主巡游四方,威仪赫赫,直抵天界,象征着权力与威望的至高无上。然而,“白云不复谣,黄竹不复吟”则暗示了这种权力的虚幻与短暂,白云和黄竹原本是自然界的元素,却失去了原有的歌唱与吟诵,意味着君主的统治并不能长久地影响或改变自然与人心。
最后,“纵观日入与日出,秦皇汉武空咄咄”将目光投向历史,将君主的统治与古代帝王如秦始皇、汉武帝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历史循环与权力更迭的感慨。日出日落象征时间的流逝,秦皇汉武的“空咄咄”则意味着他们的功业最终归于虚无,强调了权力的有限性和历史的轮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君臣、自然与历史,探讨了权力、忠诚、虚无与永恒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深邃的历史哲学思考。
我闻沃洲山,渺绝如仙洲。
仙洲不可到,梦想空自遒。
清风为我御,白云为我辀。
欲凭万古心,穷此天地幽。
何时沃洲仙,与我相绸缪。
振衣鳌峰冈,濯足津溪流。
把画庖牺图,开卷大禹畴。
六经不得志,万古重删修。
悠悠天壤间,邈矣吾何求。
早春和煦,正宝鞍争道,雕轩盈路。
远近轻雷喧紫陌,尘暗垂杨古渡。
一叶扁舟,半篙新水,便凌风轻度。
光涵云影,数行鸿雁归去。
回首两岸云填,马嘶人语,况青楼日暮。
海宇无风波不动,遥望高帆行处。
缓带轻裘,葛巾道履,有良朋三五。
江津徐步,夜深重会逆旅。
浮云东北驰,遥见晨风征。
我行日以迈,忧思日以横。
游子往于役,妻妾寄空城。
虽无燕婉恋,骨肉有至情。
谁云不顾私,班马有离声。
飞雪蔽修岗,北风惨正深。
停车立望远,泪落如雾淫。
自古别离人,不见行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