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者名为善处身,非惟能武又能文。
可行可止存诸己,或是或非系在人。
遍数古来贤所得,历观天下事须真。
吉凶悔吝生乎动,刚毅木讷近于仁。
易地皆然休计较,不言而信省开陈。
虽居蛮貊亦行矣,无患乡闾情未亲。
何者名为善处身,非惟能武又能文。
可行可止存诸己,或是或非系在人。
遍数古来贤所得,历观天下事须真。
吉凶悔吝生乎动,刚毅木讷近于仁。
易地皆然休计较,不言而信省开陈。
虽居蛮貊亦行矣,无患乡闾情未亲。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答友人》,他以问答的形式探讨了如何妥善处世。首句提出问题,"何者名为善处身",即询问什么样的行为才能算是良好的自我修养。诗人认为,不仅要有文武双全的能力,更关键的是个人的行为要能自我把控,既能行动也能适可而止,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随波逐流。
接下来,诗人强调观察历史上的贤人,深入理解事物的真实性,明白吉凶祸福源于个人的行动,而刚毅木讷的性格接近于仁德。诗人主张,即使身处异乡,也要坚守原则,做到言行一致,无需过多计较,因为诚实守信本身就是最好的表达方式。
最后,诗人鼓励朋友,即使在偏远之地,只要具备这些品质,也能赢得他人的亲近,不必担心与家乡人的情感疏远。整首诗寓含了邵雍对于个人品德修养和处世智慧的见解。
出门何所适,遇兴即留连。
野寺微茫雪,渔家冷淡烟。
地炉寒拥坐,瘿枕醉攲眠。
帝顾应相笑,吾心自泰然。
晓庭天离,擎香肖紫,严瑞气满春彰。
勋门旧擎,从来功在江南。
二百岁中阴德去,今天府享潭潭。
遵画一,记得那时,□□□□。
且趁东风解冻,向柳梢青处,□□□□。
□□听满,此夕何惜醺酣。
醉挹寿卿春色,一帘花影转微蟾。
千秋岁,愿祝算数□,多似彭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