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入太和山游道院作·其四》
《入太和山游道院作·其四》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谷转迷丹洞,山分出石关。

人疑骑鹤至,客似御风还。

天乐行相引,琪花坐可攀。

松间拜真老,从此谢尘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进入太和山游览道院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神秘与超脱的氛围。

首联“谷转迷丹洞,山分出石关”,以“谷转”、“山分”描绘了山中曲折幽深的路径,以及由自然形成的石门,暗示着通往神秘之地的门户。这里的“丹洞”可能指的是道教修行的圣地,隐含着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与探索。

颔联“人疑骑鹤至,客似御风还”,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骑鹤”,源自《列仙传》中的故事,指仙人乘鹤飞翔;二是“御风”,出自《庄子·逍遥游》,形容自由自在地飞行。这两句通过想象中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仙境般道院的向往,以及自己仿佛已经超脱尘世,与仙人共游的幻觉。

颈联“天乐行相引,琪花坐可攀”,进一步渲染了道院的神秘与美好。天上的音乐引领着人前行,而“琪花”则象征着仙界的珍奇之物,可以触手可及。这两句不仅展现了道院环境的清幽与华美,也寄托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越世俗的愿望。

尾联“松间拜真老,从此谢尘寰”,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归宿。在松树掩映的道院中,遇到了真正的高人,得到了心灵的慰藉与指导。这不仅是对道家修行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最后一句“从此谢尘寰”表达了诗人决心远离尘世,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道家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和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嘉禾道中

方春爱行役,因与陶嘉候。

燕尾碧相袭,鸭头青始皱。

轻风怜舟师,为我来往奏。

收帆杨柳色,沽酒夕阳堠。

有友四五人,倾觞如悬溜。丝鲙出网鲜,乳臇伏巢?。

扶兴端互起,谋欢策争售。

问余倾玉山,应须堕月后。

頫仰人间世,所得良不偶。

(0)

二月朔渡淮即事

江南芳欲齐,淮北绿初抽。

曾是一水隔,候至物不周。

回风荡枉渚,落日多惊流。

榜人告宵征,剌剌生百愁。

去棹若攀崖,来帆如赴湫。

大小各有营,贵在中所求。

庶卉趣春阳,枯荄亦怀柔。

兹请苟未谐,何以返故畴。

没为九原愧,存为高堂忧。

亦知鬒畏素,遘此不能休。

(0)

辕马叹

辕马齧枯荄,枥马齧青草。

辕马谓枥马,我欲之长道。

劳者常苦饥,佚者常苦饱。

幽州碧眼客,鸣鞭如鸱噭。

银鬉凿落蹄,生怜为人好。

(0)

春旱三章·其三

孑孑数馀黎,辽辽殊未央。

银镂穷天府,技击歼朱方。

比井稀宿籍,在公乏栖粮。

使者东西来,玺书正相望。

轮蹄金纠错,鞭笞血纵横。

侧窥骄阳意,毋乃帝未详。

矫首盻穹苍,沈深竟难量。

(0)

杂诗九首·其八

步出城西门,雕甍横周络。

业篁上迫天,菱藕弥陂泽。

问是谁家墅,居人答相错。

春卉依都尉,秋条属金吾。

问姓良欲陈,后主恐复殊。

所遇多故物,百岁人焉俱。

贫富生丑好,来往为亲疏。

茫茫任宇宙,何用竟其初。

(0)

凤笙曲

瑞垆兽焙蜀锦床。要眇倡凤复和皇。

馀音弥弥郁金梁。郁金梁,宿流烟。与女偕,逝缑山。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